教育部推薦高中生必讀書目

小龍0 分享 時間:

讀書是一個終身的學習過程,通過讀書,我們可以收獲知識、結(jié)識朋友、開闊視野,還能提高自我的層次,教育部推薦高中生必讀書目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教育部推薦高中生必讀書目,歡迎查閱!

教育部推薦高中生必讀書目(篇1)

1、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惠普爾

2、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3、不可自暴自棄自屈。——陸九淵

4、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獙O洙

5、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6、好讀書,不求甚解。——陶淵明

7、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乜思?/p>

8、讀書而不思考,等于吃飯而不消化?!柨?/p>

9、你們要學習思考,然后再來寫作?!纪吡_

10、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T夢龍

11、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朱舜水

12、書猶藥也,善讀之可醫(yī)愚?!獎⑾?/p>

1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芏鱽?/p>

14、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钤?/p>

15、良書即益友,今明永如斯?!?/p>

16、任何節(jié)約歸根到底是時間的節(jié)約。——馬克思

17、讀書謂已多,撫事知不足?!醢彩?/p>

18、不學詩,無以言?!鬃?/p>

19、君子可招而不可誘,可棄而不可誘?!跬?/p>

20、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龂?/p>

教育部推薦高中生必讀書目(篇2)

家長們都想讓孩子有個好的未來,都想讓孩子健康成長的。但是孩子的閱讀興趣該怎樣培養(yǎng)的呢?讓孩子閱讀的興趣有哪些呢?一齊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閱讀

能夠促進嬰幼兒的認知和思維潛力的發(fā)展

閱讀的載體包括書、圖片、掛圖等,即便對于新生兒來說,它們都是十分有效的工具,從而幫忙孩子認識環(huán)境、明白物體的名稱,進一步學會了解掌握環(huán)境的屬性,擴大他們的視野,刺激大腦的發(fā)育。比如,一個娃娃微笑的彩色掛圖,就能夠成為新生兒模仿情緒的外在參照物。而諸如水果、動物、小汽車等物品的掛圖或大卡片,就是在家長反復重復的過程中,幫忙孩子認識物品的一種最初級的閱讀。所以,很多家長會困惑什么時候開始給孩子閱讀?其實,閱讀能夠自孩子一出生,在他們情緒好的清醒時間,以簡單的形式進行。并非只有講故事才是閱讀,當我們給孩子一個圖片告訴他這是什么的時候,閱讀就開始了。而閱讀在新生兒階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在發(fā)展智力的同時,學會把視線追隨到和成人對圖片或圖畫的共同注意,這是他們吸收知識的前提。

閱讀

能夠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

1歲的孩子除了走路這個大動作的發(fā)展不容忽視外,手指對握這樣的精細動作一樣有任務難度,這需要孩子的手眼協(xié)調(diào),還需要必須的注意力。那么“翻書”這個在成人看似簡單的動作,就對孩子是一種挑戰(zhàn)了。把書放在孩子面前,他們肯定是五個小手指頭亂抓,但隨著他們對自我手指肌肉的控制,當他們在這個嘗試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要先“拇指和其他四指對握”再逐步過渡到拇指食指配合時,書才能被翻頁,他們也就學會了從抓好多頁到一頁一頁地翻,而不要大人幫,是多么驕傲的事情。因此,像撕書這個舉動是孩子必經(jīng)的階段,家長不要責備。另外,在翻書的過程中,孩子還明白圖書的正面和反面,因為當你經(jīng)常以正面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孩子小汽車的圖畫時,一旦書反過來,孩子自我就明白這樣是“不對了”。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動作是“指認”,嬰幼兒需要在大人用手去指每個圖畫時,自我學會伸出手指,來指到相同的圖畫上,透過指認,我們就會明白孩子是否真的記住了書上哪個動物是青蛙。

閱讀

能夠發(fā)展嬰幼兒的語言表達。

在嬰兒出生后的第一年,他們需要豐富的語言刺激疊加到必須程度后,才能說出話來。這就需要他們周圍所有接觸他們的成人,不斷地對他們說話,而像兒歌、短故事,就是個性適合孩子學習語言的模板。童書就在這個時候發(fā)揮了重要的功效,家長在繪聲繪色地“讀”的過程中,小家伙會對其中的聲音十分敏感。如果書中有狗,你指著說“小狗小狗汪汪叫”;看到小貓,你指著說“小貓小貓喵喵叫”,對于到了孩子7、8個月的時候,他們就會學貓呀狗呀叫。從簡單的聲音到詞匯發(fā)展,我們能夠拿出孩子經(jīng)??吹臅?,指著蘋果問他這是什么,讓孩子回答,讓他們把書上的物體和現(xiàn)實生活中結(jié)合在一齊;等到2歲以后,當他們的語言發(fā)展到以句子為主要形式的時候,讓他們把看過的書給媽媽講故事,就是鍛煉他們口頭表達和記憶的極其關鍵的方法。

你們將飲之以瓊漿,灌之以醍醐,還是哺之以糟粕?

他會因而變得正直、忠信,還是學會奸滑、詭詐?

當我把我的孩子交出來,當他向這世界求知若渴,

世界啊,你給他的會是什么呢?

閱讀

能夠增進親子關系

給小寶寶讀故事的時候,家長們要透過豐富的言語表達、夸張的面部表情和動作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家長說孩子聽;家長問孩子答;孩子講,家長笑。這個讀書的過程便成為一個親子的互動過程,同時也加強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感和安全信任的模式。因為閱讀的時候,家長和孩子都會參與到書里的故事情景中,夸寶寶、給寶寶表現(xiàn)的機會,為家長教育孩子帶給了一個十分適宜的時機,同時也是父母和孩子做游戲的時候。爸爸媽媽和孩子一齊找書里小熊維尼的不一樣,照書的要求做手工、涂鴉,全家的合作營建這樣其樂融融的氣氛,更容易讓寶寶感受和諧的家庭關系,增進對父母的感情。

閱讀

能夠培養(yǎng)孩子用心的情緒

圖畫書里的小哥哥姐姐的哭、笑、生氣、高興,能夠引起寶寶的共鳴,他們會認識什么是“情緒”,允許孩子表達情緒也有利于幫忙日后自信心豎立和同情心培養(yǎng)。比如,書里的小動物生病躺在床上,告訴孩子生病的時候是“難受”,孩子可能會看到奶奶病了,就會懂事,不讓奶奶抱了。寶寶在閱讀的時候,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鼓勵和贊揚,這樣的用心體驗,是日后他們對學習有興趣的關鍵。一個經(jīng)常在閱讀中找到正確圖畫或者講故事和書上一樣的孩子,父母越多的鼓勵便會越發(fā)刺激孩子對圖書的喜歡,便越發(fā)能對書的資料做出正確理解。

閱讀

能夠幫忙孩子構(gòu)成良好行為習慣

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書中的故事盡管有些孩子還沒接觸過,但反復的閱讀和聽,便是孩子間接經(jīng)歷和感受的中介。孩子透過記憶,能夠回想書里講的道理,比如“大果果幫尿布熊是好朋友互相幫忙”,孩子就會明白原先小朋友要彼此關心幫忙才是好孩子。他們在這樣的示范下,會學會愛護物品、洗手刷牙等等的好習慣。他們在榜樣的示范下,增加了良好行為的意識,就會主動這樣做。家長能夠借助圖書,來引導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和好行為。方法不難,事先能夠先講書的資料,比如刷牙,用壓韻的話來說“刷刷刷,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然后家長自我刷牙就讓孩子看著。以后不用書,家長講,孩子想;家長刷,孩子看。第一次孩子先在家長的啟發(fā)中回想書上的畫面,就會輕易允許家長給他刷牙了。

總之,良好的閱讀啟蒙是孩子喜歡讀書和學習的鑰匙,這個興趣的培養(yǎng)需要有愛和技巧進行栽培。其實,閱讀就像空氣、陽光、食物、朋友,好書會讓我們受益一生。當孩子的童年被簡單愉悅的閱讀填充時,陽光就照進了孩子的內(nèi)心,讓他們健康成長。

提示:家長們用正確的方法來讓孩子喜歡上閱讀的,不能不注意方式的,正確的方法才能讓孩子喜歡上閱讀。

教育部推薦高中生必讀書目(篇3)

1.《論語》

2.《三國演義》(羅貫中)

3.《紅樓夢》(曹雪芹)

4.《吶喊》(魯迅)

5.《女神》(郭沫若)

6.《子夜》(茅盾)

7.《家》(巴金)

8.《雷雨》(曹禺)

9.《圍城》(錢鐘書)

10.《談美書簡》(朱光潛)

11.《哈姆萊特》(莎士比亞)

12.《堂?吉訶德》(塞萬提斯)

13.《歌德談話錄》(艾克曼)

14.《巴黎圣母院》(雨果)

15.《歐也妮?葛朗臺》(巴爾扎克)

16.《匹克威克外傳》(狄更斯)

17.《復活》(列夫?托爾斯泰)

18.《普希金詩選》(普希金)

19.《老人與海》(海明威)

20.《泰戈爾詩選》(泰戈爾)

148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