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學習資料 > 知識積累 > 立冬氣節(jié)的特點和好處

立冬氣節(jié)的特點和好處

敏榮4058 分享 時間:

立冬是冬季第一個節(jié)氣,標志著進入了冬季時節(jié),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越來越少,讓人們真正感受到了冬天的來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牧⒍瑲夤?jié)的特點和好處_立冬三侯,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立冬氣節(jié)的特點和好處

立冬氣節(jié)的特點和好處

立冬,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它是冬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11月7日或8日交節(jié)。正式進入冬季,人們開始收藏起一年的糧食準備越冬,本期的立冬專題,將一一向大家解析立冬的具體時間,節(jié)氣特征,養(yǎng)生方法,以及有關的風俗活動等,帶大家體會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立冬三侯

水始凍:水已經能結成冰。

地始凍:土地也開始凍結。

雉入大水為蜃:雉即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立冬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降水顯著減少,北方地區(qū)大地封凍,農林作物進入越冬期。江淮地區(qū)的“三秋”已接近尾聲,江南則需搶種晚茬冬麥,趕緊移栽油菜,南部則是種麥的最佳時期。另外,立冬后空氣一般漸趨干燥,土壤含水較少,全國各地此時開始注重林區(qū)的防火工作。

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是古代農歷十月的大節(jié),也是古代社會中收獲祭祀與豐年宴會隆重舉行的時間。漢魏時期,這天天子要親率群臣迎接冬氣,對為國捐軀的烈士及其家小進行表彰與撫恤,請死者保護生靈,鼓勵民眾抵御外敵或惡寇的掠奪與侵襲。

而在漢族民間,立冬之時也有祭祖、飲宴、卜歲等習俗,人們以時令佳品向祖靈祭祀,以盡為人子孫的義務和責任,祈求上天賜給來歲的豐年,農民自己亦獲得飲酒與休息的酬勞。

立冬節(jié)氣,草木凋零,蟄蟲休眠,萬物活動趨向休止。漢族民間有立冬補冬的習俗。在寒冷的天氣中,應該多吃一些溫熱補益的食物,不僅能使身體更強壯,還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立冬是進入冬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中醫(yī)講究立冬補冬、立冬養(yǎng)藏、滋陰補陽,立冬養(yǎng)生應該溫補養(yǎng)陽,少吃生冷也不宜過燥。北方在立冬通常吃餃子,南方立冬的時候蘿卜燉羊肉、霸王花南北杏煲豬肚、四物雞等都是不錯的食補。

養(yǎng)生專家同時指出,立冬過后人體養(yǎng)生要順應自然界閉藏之規(guī)律,以斂陰護陽為根本。在精神調養(yǎng)上要做到控制情志活動,保持精神情緒的安寧,避免煩擾,以使體內陽氣得以潛藏,不要擾動陽氣而破壞人體陰陽轉換的生理機能,此間要注意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證充足的睡眠。

立冬的養(yǎng)生

立冬以后,天氣轉寒,如何增強對寒冷的抗御能力?不外乎使體內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其方法與衣食住行無不相關。調整飲食增加熱量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寒冷的環(huán)境,適當進食高熱量食品,能促進糖、脂肪、蛋白質的分解代謝。

冬季飲食調養(yǎng),宜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也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避免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都是產生熱能的營養(yǎng)素,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糧食和薯類,谷類食物不能減少,成年人日需400-500克。

冬要溫補: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熱,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膳食為宜,同時也要多吃新鮮蔬菜,以避免維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烏雞、鯽魚,多飲豆?jié){、牛奶,多吃蘿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956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