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干部觀看《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觀后感及心得體會2000字
再次回顧“十一書”,領悟“見字如面”魅力,抵過“千言萬語”,奏響“理想信念高于天”時代強音。跟隨他們的腳步,把初心和使命“傳唱”下去。而關于《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的感悟體會,小編準備了以下文章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感悟【1】
“你不是你,我不是我,把你我的一切奉獻給人民,生命才有意義?!薄兑娮C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主題曲《我和你》,是由革命烈士張朝燮和妻子王經(jīng)燕生前共同譜詞、改編而成的。伴隨著鏗鏘有力、催人奮進的音符,激蕩著新時代黨員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壯志雄心,再次回顧“十一書”,領悟“見字如面”魅力,抵過“千言萬語”,奏響“理想信念高于天”時代強音。跟隨他們的腳步,把初心和使命“傳唱”下去。
入黨初心熠熠生輝,奏響一曲慷慨激昂、蕩氣回腸的“奉獻贊歌”。一朝宣誓,一生踐行。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面朝黨旗、舉起右手、握緊拳頭時立下的錚錚誓言,這80個字蘊含著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指引著全體黨員永葆本色、無私奉獻。在中國共產(chǎn)黨發(fā)展壯大過程中,這曲“奉獻贊歌”被賦予了更廣泛的事跡、更深沉的情感。41歲的賀頁朵為幫助紅軍搜集和傳遞情報,把自己家的榨油坊當作秘密聯(lián)絡點,建起地下交通站。4年后,他冒著生命危險保留下“有姓有名”的入黨誓詞——井岡山時期唯一的入黨誓詞,歷經(jīng)硝煙,雖陳舊模糊,但他用20年日夜兼程、擦亮初心?!鞍咨胶谒龜晨埽挫浩旒t似花”,這是趙一曼受傷昏迷被俘后,面對日軍各種殘忍酷刑作于獄中的訣別書。這位英雄母親在留下“示兒書”后毅然繼續(xù)投身于革命中,堅貞不屈、身體力行,訴說著“為國而犧牲”的奉獻初心?!斑^去吃過草,準備還吃草”,這是年少離家的左權將軍給12年未見面的母親寫的“決心書”,他為保護戰(zhàn)友,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在戰(zhàn)火中報以“愿拼熱血衛(wèi)吾華”的革命奉獻之行。
少年模樣英勇無畏,奏響一曲熱情洋溢、忘我拼搏的“青春頌歌”?!坝妹篮们啻涸忈屃斯伯a(chǎn)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新時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重任在肩,躊躇滿志、意興磅礴,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精神傳承史的建構亦呈現(xiàn)了新時代青年的精神譜系。“革命的意義,是革除腐劣而建新優(yōu):如社會黑暗,便起社會革命;政治腐敗,便生政治革命”,這是年僅13歲的尋淮洲在作文中表述出的“見微知著”的鮮明洞察力和政治敏銳性。在紅十軍團首戰(zhàn)譚家橋,他率部第四次沖鋒時不幸中彈,22歲英勇就義,臨終前還在反復念叨著“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滅敵人!消滅敵人!”這位紅軍年齡最小的戰(zhàn)士,在廣袤的革命土地上揮灑汗水、忘我拼搏,用時光鐫刻出歷久彌新的“青春記憶”。不負韶華,青春無悔?!翱愁^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夏明翰的“就義書”把培“根”鑄“魂”作為使命追求,也讓后人明白“青年之字典,無‘困難’之字;青年之口頭,無‘障礙’之語”,只有深深扎根基層才能牢固根基,只有經(jīng)受吃勁崗位、重要崗位的淬煉,才能盡快成長成熟起來。
復興之路絕對忠誠,奏響一曲許黨報國、砥礪奮斗的“革命壯歌”。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過程中,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在“讀史知史”中深化守初心、擔使命,以刀刃向內(nèi)的自我革命精神和實際行動找差距、補短板,找準努力方向,時刻在砥礪“大我”中淡泊“小我”,涵養(yǎng)“無我”中超越“有我”。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事跡精神匯聚成為的“革命壯歌”,讓我們看到“絕對忠誠”的純粹模樣,感受到艱苦奮斗的偉大革命精神。正如傅烈的“絕命書”,“我這次犧牲并不出乎意外,父親不必過于悲傷”,充斥著悲壯和豪邁。就義前夕,他親自起草了《四川暴動行動大綱》,投身四川革命工作中,受盡毒刑始終堅貞不屈,正是革命者“爭得神州遍地紅”壯志豪情才帶來“肝膽長如洗”的蕩氣回腸?!?lsquo;德’行兼?zhèn)洹?lsquo;銘’記使命”在盧德銘的“行軍書”淋漓盡致體現(xiàn),他19歲被黃埔軍校破格錄取,作戰(zhàn)勇猛、屢建奇功,22歲時任秋收起義總指揮,堅決維護毛澤東作戰(zhàn)方式,在“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正確道路上率軍邁出重要一步。一曲共產(chǎn)黨員的“自白”,“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籠罩在白色恐怖下的《挺進報》印制者陳然,把“明志書”的初衷帶進獄中,做起了傳遞情報、鼓舞斗志的“獄中挺進報”。
革命情誼同心同行,奏響一曲的患難與共、相濡以沫的“圓滿戀歌”。愛情,總被人們賦予美麗、深情、浪漫又詩情畫意的含義,而革命時期的愛情更多的是“同志般”的相互攙扶,“兄弟般”的相互幫助,“師長般”的諄諄教導。品讀王爾琢的“托孤書”,“兒何嘗不想念著骨肉的團聚,兒何嘗不眷戀著家庭的親密”,婚后3個月的他毅然踏上革命道路,與青梅竹馬的妻子“一走就是訣別”,這正是把家國情懷植入行動,鑄就強烈報國理想,踐以報國之行,在“大我”中成就家庭“圓滿”。張朝燮和王經(jīng)燕出生優(yōu)越,感情甚篤,這對革命伴侶卻放棄安逸,對“我們的感情也要社會化,不要把對于私人感情的熱烈,超過對于團體感情的熱烈”達成共識,投身革命,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這種把國家興衰建立在個人情感之上的“愛情觀”,成就了另一種愛情“圓滿”。陳毅安的“無字書”告訴妻子“你就不要再等我了”,聚少離多并不能阻擋一句句深情的“六妹愛鑒”,“除了你,我又鐘情于列寧主義”傾吐衷腸,成就了信仰“圓滿”。他們是為了人民而生的英雄,驗證著“但愿君心似我心”的心心相印,鑄就了氣壯山河的不朽豐碑,巍然屹立、交相輝映。
《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感悟【2】
近日《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熱播,在基層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革命先輩先烈們的初心故事讓人感動淚目,深深為革命前輩的“舍身為黨、舍身為民、舍身為國”的“舍得情懷”所感染,為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基層生根開花,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廣大黨員干部在“十一書”前流連忘返、駐足不前,尋覓、回味那一抹初心的味道,讓“守初心擔使命”成為一心為黨為民工作的動力。
看“宣誓書”體味賀頁朵同志舉起右拳走上“初心臺”時,對革命的堅貞信念,對黨的無限忠誠之心,他舍棄平安的生活冒著生命危險堅守初心幾十年,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chǎn)黨人永不變色的誓言。
看“絕命書”體會傅烈烈士“我并不悲傷,若干年后,你會理解的”堅定和剛毅,感受“拼將七尺男兒血,爭得神州遍地紅”壯志豪情,寧愿放棄生命也要堅守初心革命到底,絕不向敵人屈服。
看“請戰(zhàn)書”感受尋淮洲烈士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年代,為了人民“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滅敵人、消滅敵人”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既是遺言也是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請戰(zhàn)書”,寧愿舍棄生命也要英勇犧牲的戰(zhàn)斗精神。
看“托孤書”感受王爾琢烈士“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對信仰的執(zhí)著之情,為了“一家不圓圓萬家”的事業(yè),寧可舍棄親情、愛情也要將革命進行到底的堅貞。
看“行軍書”體會盧德銘烈士行軍路上“囈語”思家的無私和偉大,寧愿舍棄“小家”也要?!按蠹摇?,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身先士卒、革命一生、戰(zhàn)斗一生的革命精神。
看“兩地書”體味張朝燮夫婦的伉儷愛情和理想信念的交匯共融,寧愿舍棄愛情和生命也要“此身為國赴大義,為黨為革命”的豪情壯志。
看“無字書”感受陳毅安烈士崇高的革命信仰,一紙“無字的約定”將革命者雄心赤膽和浪漫之情有力結合,寧可舍棄安逸的“花前月下”,也要“死于革命死得光榮!”。
看“就義書”夏明翰兩句“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展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人為信仰、為信念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寧可舍棄生命也變初衷,體現(xiàn)了一個革命者對人民、對革命的耿耿丹心,對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堅定信心。
有舍有得,大舍大得,舍得是一種人生智慧和態(tài)度,是擁有超越境界來對已得和可得的東西進行決斷的情懷和智慧。舍得情懷也是共產(chǎn)黨人的一種態(tài)度,也是“為人民服務”宗旨所在。
在一封封家書中我們看到了共產(chǎn)黨人的“舍得之道”,為了信仰、為了人民、為了國家的堅貞不屈,在舍得之間看到了共產(chǎn)黨人無我的大愛之情,看到了共產(chǎn)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一封封家書如同一部時光機,把我們又帶到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身臨其境體會先輩先烈們抉擇“舍與得”時的堅決,感受革命者為了偉大事業(yè)、偉大信仰、偉大夢想奮斗的光榮時刻。
雖時間在變,環(huán)境在變,但記錄崢嶸歲月的初心的這部“老電影”永遠“靚麗”,只需一條線的連接,就能讓時間和空間在人記憶里相遇接觸,觸動靈魂、激發(fā)內(nèi)心的感動。
《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感悟【3】
《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一路看下來,深深體悟到永不停歇的初心力量和負重前行的使命擔當:
心中有忠誠和信仰,行動和實踐才充滿擔當和負重前行的力量。
農(nóng)民黨員賀頁朵,在血與火的實踐面前,甘于冒著殺頭抄家的危險將“宣誓書”珍藏在家中,將黨裝在心里,“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常常把入黨誓詞取下來默默誦讀,并用實際行動履行著自己的入黨誓言,直到新中國成立?!庇新脷W游學經(jīng)歷的傅烈甘冒生命危險,在四川發(fā)生“三三一”慘案,革命的血雨腥風之下,毅然挺身而出,重建四川省委。這些職業(yè)、身份、地位不同的人,因為擁有共產(chǎn)黨員的共同稱號,因為對共產(chǎn)主義共同的信仰和追求,在危機關口,表現(xiàn)出死生無悔的堅定信念,是我們黨接續(xù)奮斗,“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前仆后繼、永不止步的磐石力量。
心中有大愛,才有訣別親人,追求“無我”人生的永恒力量。
無論是王爾琢的“托孤書”、盧德銘的“行軍書”,亦或陳毅安的“無字書”、張朝燮的“兩地書”,具有相近的取舍和關鍵抉擇,“為了讓千千萬萬的母親和孩子能過上好日子,為了讓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皆可享樂天年,兒已決意以身許國!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追求的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钡娜碎g“大愛”,為此,甘愿話別白發(fā)高堂、嬌妻幼子,毅然決然投身血肉橫飛的戰(zhàn)場,投身國家民族人民的革命事業(yè),“拋頭顱、灑熱血”,舍生忘死、沖鋒陷陣,死生不改其情,勝敗不墜其志,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堅守初心,才能矢志奮斗,走出無愧于時代的永恒人生。
13歲立下革命凌云之志,15歲,尋淮洲告別親人,獨往長沙,投奔瀏陽工農(nóng)義勇軍,上井崗山,參加秋收起義,五次反圍剿中屢建奇功,21歲便成為最年輕的紅軍軍團長,直至22歲浴血沙場、英勇獻身。可以說,尋淮洲短暫而實足的一生,充滿了初心歷久彌新的進取力量。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在大海的波濤中感受奔流不息、排山倒海的力量。一個人,只有將生命融入國家民族的發(fā)展中,融入黨的革命和建設事業(yè)推進中,才能迸發(fā)出超越時空的恒久力量,才不會因歲月的流逝而傷悲,正如馬克思所說,“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fā)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p>
《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感悟【4】
自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筆者按照學習要求,認真品讀了《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這本書(以下簡稱《十一書》),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在讀書過后,也不難從品書之余發(fā)現(xiàn),制約黨的事業(yè)更好更快發(fā)展的主要矛盾就是黨員干部的思想根子問題,問題癥結所在并不僅局限于關鍵少數(shù),而是取決于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是否堅定、吃苦精神是否養(yǎng)成、服務能力是否過硬。
對標《十一書》樹立堅定理想信念。 理想是指路明燈,沒有理想,就沒有堅定的方向;沒有方向,就會失去前進的力量。在部分基層黨組織中,一些年老黨員干部奮斗信念有所淡化,從嚴從實精神有所下降,導致在工作中未能及時起到標桿和示范引領作用。反觀,賀頁朵作為村干部,雖然在僅有24字的入黨誓詞中寫錯了6個字,但并沒有影響到他對黨的忠誠和終生為人民服務的決心。由此可見,學歷年齡只是問題體現(xiàn)的一方面,思想覺悟、奮斗精神才是導致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們還要不斷的引領年老黨員干部發(fā)揮余熱,奮斗在當下、建功在時代。
對標《十一書》涵養(yǎng)不怕吃苦精神。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十一書”中的革命先烈犧牲雖早,但貢獻頗大,特別是夏明翰的那句“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更是流傳至今,影響深遠。雖然,現(xiàn)在的年輕干部的知識水平越來越高,但吃苦耐勞精神卻顯得乏力不足,面對難啃的“硬骨頭”,能沖上去的不多,能啃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足以見得年輕干部的“鋼”勁兒還要加強,還要不斷的錘煉打磨。
對標《十一書》提高為民服務能力。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zhí)政后的最大危險?,F(xiàn)在,“機關型”干部多,“鄉(xiāng)土型”干部較少;“理論型”干部多,“服務型”干部較少,這都是黨的干部與人民群眾感情淡化的表現(xiàn)。為此,就需要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引領,與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等工作密切聯(lián)系、無縫對接,讓更多的干部下沉基層,服務基層,受用基層。讓我們的干部在基層實踐中做到信念堅、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以實際行動推動為民服務的水平不斷提高。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對干部自我提升的一次難得機會,也是全面提高黨員干部思想認識、工作能力,有效推動干部人才隊伍和基層組織規(guī)范化建設水平的重大機遇。作為一名黨員干部,要積極參與其中,更要受益其中,用我們最真誠的愛黨之心、愛國之心、愛民之心,推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欣欣向榮。
《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感悟【5】
近日,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聯(lián)合制作的微紀錄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正式上線。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火熱開展之際,“十一書”猶如冬日明媚的陽光,展示了共產(chǎn)黨人用生命和鮮血鑄就的信念與忠誠、永遠堅守的初心和使命,散發(fā)著溫暖光芒,照耀著廣大黨員干部的初心。
賀頁朵的“宣誓書”里的信仰之光,照耀著黨員干部對黨忠誠的初心?!盃奚鼈€人,言首秘蜜(嚴守秘密),階級斗爭,努力革命,伏(服)從黨其(紀),永不叛黨?!?931年1月25日,在昏暗的油燈下,賀頁朵小心翼翼地寫下這份承載著信念和忠誠的入黨誓詞。他寫下了這段話,更用行動踐行了。為幫助紅軍搜集和傳遞情報把自己家的榨油坊當作紅軍的秘密聯(lián)絡點,建起地下交通站,運輸糧食、食鹽和彈藥;為了不被敵人發(fā)現(xiàn),冒著被殺頭的危險,將入黨誓詞用油紙層層包裹,藏在自家榨油坊的屋檐下……這份飽經(jīng)滄桑、陳舊模糊的入黨誓詞見證了一位黨員歷經(jīng)硝煙卻矢志不渝的忠誠。
忠誠,繪就了共產(chǎn)黨人的信仰底色,匯聚了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力量。不忘初心,黨員干部要將理想信念熔鑄于心、體現(xiàn)于行,把對黨忠誠刻在信仰的旗幟上,不論任何時候、任何情況都要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對家國絕對忠誠,對人民絕對忠誠。
尋淮洲的“請戰(zhàn)書”里的英勇之光,照耀著廣大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的初心?!氨鄙峡谷?北上抗日!消滅敵人!消滅敵人”是尋淮洲的臨終遺囑,更是他的請戰(zhàn)書。年僅15歲的他告別親人,只身前往長沙,滿懷投身革命參加武裝斗爭的決心,破除年齡的限制,成為瀏陽工農(nóng)義勇軍年齡最小的一名戰(zhàn)士;戰(zhàn)場上,他身受重傷卻忍著劇痛,無懼槍林彈雨,堅持指揮作戰(zhàn),直至犧牲前,仍舊不忘使命,反復念叨著“北上抗日!消滅敵人!”他用生命詮釋一個優(yōu)秀紅軍將領為國為民英勇犧牲的精神。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辈煌跣?,黨員干部要勇做黨的事業(yè)的“先鋒隊”“主力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為實現(xiàn)“為中華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偉大使命披荊斬棘、擔當作為!
王爾琢的“托孤書”里的無我之光,照耀著黨員干部無私奉獻的初心?!皟汉螄L不想念著骨肉的團聚,兒何嘗不眷戀著家庭的親密……為了讓千千萬萬的母親和孩子能過上好日子,為了讓白發(fā)蒼蒼的老人皆可享樂天年,兒已決意以身許國!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這是王爾琢的最后一封家書,也是他給親人留下的遺言,字字飽含著對妻女的愛憐,又句句顯露“以身許國”的決心。在家庭與國家命運發(fā)生沖突的時候,他毅然遠離親人,投身革命,奮斗一生,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沒有見上女兒一面。這份催人淚下的“托孤書”鐫刻了王爾琢舍小家顧大家,“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的“無我”境界和慷慨壯志。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辈煌跣?,黨員干部要胸懷“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偉大情懷,立足平凡崗位,既要打得贏“攻堅戰(zhàn)”,又要坐得住“冷板凳”,永遠孜孜以求、砥礪奮進,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一份力量。
微紀錄片仍在播放,“十一書”永放光芒,廣大黨員干部的初心使命永不敢忘,黨的事業(yè)定將永遠蓬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