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升輝0 分享 時間: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是需要不斷學習的,正確的學習方法,能夠讓我們學習事半功倍!那么,大家知道要怎樣正確高效的學習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要點一、多記憶

每天晚上睡覺前,把當天學習的內(nèi)容在腦子里過一遍,加深記憶,這種方法對學好語文是很有幫助的。在回憶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想不起來的內(nèi)容,此時要及時翻一下書,然后合上書本再回憶一遍。如果還沒睡著可以把當天的學習內(nèi)容多回憶幾次。由于剛上完課,學生對大部分內(nèi)容還有印象,往往用很短的時間就回憶完了。如果回到家,書一合,對所講的內(nèi)容不理不睬,到期末復習時,對堆積如山的知識點會使學生望題興嘆。急來抱佛腳不如睡前多回憶來得好。

要點二、多背誦

托爾斯泰曾經(jīng)說過:背誦是記憶力的體操。適當背誦一些有價值的材料,猶如常做體操增強體力一樣,可增強記憶力。據(jù)生理學家研究,重復的刺激可以幫助條件反射的建立和強化。要求學生把有價值的材料背下來,對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成績很有幫助。同時,還要在大腦之外建立知識的倉庫。這種知識的倉庫,可以是書本、筆記、日記、摘抄本、電腦,平時經(jīng)常翻看檢閱,就可以把外部記憶變?yōu)閮?nèi)部記憶,加深背誦的效果,把知識真正轉(zhuǎn)化為對自己有用的東西。很多知識只有經(jīng)過不斷的反復的強化記憶,才能在自己大腦里扎根。知識積累的多了,才能從根本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

要點三、多動筆

學習語文,是一個閱讀、思考、寫作相結(jié)合的過程,讀讀、思思、寫寫結(jié)合才能提高學習效率。許多學生在看書時只是看個熱鬧,即使有問題也不會做筆記,就這樣將問題讀過去。當再次學習時,在同一個地方還是會有問題,并且不清楚自己當時有沒有解決。所以,學習的時候一定要善于動筆,將自己的問題、收獲一一記錄下來,這樣不僅可以節(jié)省不必要的時間,還會加深自己學習的記憶。

要點四、多積累

語文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在生活中、學習中不斷的積累。因此,可以讓學生利用生活中零碎的時間去學習,看一點,記一點;積累一些零碎的知識,在不經(jīng)意中建造自己知識的高塔。這種積累不一定是在書本上,在電視上看到的一個片段,聽到他人說的一些好詞,都可以作為學生積累的素材。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只有知識的廣博積累,才有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語文學習的有心人,點點滴滴地學習,可以把語文學習變成非常有趣味的事情。當人們很隨意地學習東西的時候,依著自己的興趣學東西的時候,學習就會變成一件樂事。

要點五、多思考

學生做習題時,不要急于去做,一定要想一想老師講的例題是什么意思或先看書,把所講的內(nèi)容全部弄懂后,再做習題。這樣就會感到輕松自如。做練習是為了牢固掌握所學的知識,那些圖快、圖省事欲走捷徑的學生,似懂非懂,一味地為做習題而做,常常會到處碰壁,走進死胡同。返回頭再看書,事倍功半。為了使書本知識真正變?yōu)樽约旱闹R就必須教會學生遇到問題獨立思考。

平時讀書時也要多思考,打開自己的思維,不要僵化在老師和家長告訴的道理中,憑著自己的認知和學習到的知識去靈活調(diào)整自己并重新思考問題,這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三年級語文學習方法

一、新課預習要求:

1、課文大聲讀3遍,直至讀熟。

a、第一遍讀,標上自然段序號,給文中的生字注上拼音,并畫出生字在課文中組成的詞語。

b、再讀課文,練習大聲讀,注意自然停頓,達到正確、通順;對不熟的段落反復練習朗讀。

2、用紅筆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

(1)田字格里的生字要求:在課文中圈出,并在生字旁寫上拼音,部首,(一目了然的可以不寫),組兩個詞。理解每個字的字義。

(2)詞語的詞義要理解。(每課的新詞可參照語文書165頁的“詞語表”不理解的詞語可以聯(lián)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解決。

3、默讀課文,提出問題(至少一個有價值的問題),自行查找資料,可以通過想、問、查等方式先嘗試解決疑問。

三年級語文預習能力應(yīng)達到:

a、獨立識字的能力。

b、質(zhì)疑的能力。

c、查閱資料的能力

d、認真預習習慣

二、舊課復習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大聲讀課文一遍,然后把課文中圈的好詞好句再讀2遍。

2、認真讀課后田字格里的生字拼音,部首,詞語一遍,用各種方法識記生字。

3、把課文主要內(nèi)容復述給家長聽,并說一說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感受?這項訓練能提高學生閱讀理解和口頭表達能力,對寫作很有幫助,家長們要堅持督促孩子說。(提示:你喜歡這篇文章嗎?你讀到哪句話時聯(lián)想到了什么?你喜歡文中的哪個人物?哪些句子?為什么?)

三、作業(yè)要求:

1、拿出語文書和作業(yè)本,在必須完成“舊課復習要求”的基礎(chǔ)上再打開作業(yè)本。

2、必須先把上次作業(yè)中的錯誤改正,再把正確的答案寫3遍。

3、開始書寫新的作業(yè)。要求:字跡工整、干凈;正確率高。

4、作業(yè)完成后一定要認真檢查。

四、每天爭取做到讀課外書15分鐘

讀書貴在日不間斷,同時記住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書中勾畫好詞好句,并且讀到有感想的地方做閱讀批注。

三年級語文學習方法分享

預習指導:

預習,是學生在教師講課前自己先自學教材,這是聽好課的前提。在這階段,教師指導學生根據(jù)教材特點大致按如下步驟進行預習:

第一,瀏覽教材,了解框架。

要達到這一目的,并非一定要對新教材的每一字、每一句都精研細讀,只需瀏覽教材醒目的字句和每段的首尾概括句。這樣,學生在幾分鐘內(nèi)就可將這一工作完成。

第二、聯(lián)系舊知,質(zhì)疑設(shè)問。

知識是一個系統(tǒng)。新舊知識間總是有聯(lián)系的。因而我要求學生在預習新知識的時候,應(yīng)將相關(guān)聯(lián)的舊知識進行聯(lián)想、回憶。對新知識以及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處,要大膽地質(zhì)疑,提出問題。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得長進”。對提出的問題,可用鉛筆寫在相關(guān)的教材空白處,以便進一步學習

第三、查閱資料,思考討論。

發(fā)現(xiàn)問題后應(yīng)積極解決問題。學生在課前解決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首先需要老師教給學生利用工具書、網(wǎng)絡(luò)解決問題的方法。字典是工具書的一種,是學生學習上不開口的“老師”。查閱工具書能解決預習時遇到的字詞讀音及意義上的問題。網(wǎng)絡(luò)知識更是豐富多彩通過查閱書籍及網(wǎng)頁了解作者生平及寫作背景有助于理解課文內(nèi)容。然而,當學生遇到以上兩種方法都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該怎么辦呢?

因此老師還要教給學生切實可行的課前交流討論的方法。此時討論的對象是很廣的,親人可以、朋友可以、同學可以、老師也可以……只要確定對方對此也感興趣就行。如討論后仍有疑問就做好記錄,以便上課認真聽教師講解。若是課堂上還未解決這一疑點時,下課及時詢問教師。


1338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