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谷高中觀后感
紅河谷整部電影作品,不乏相對壯觀的戰(zhàn)斗和祭祀畫面。表現(xiàn)了當?shù)鼐用裆罡凶匀涣α恐畯姶鬄槿怂荒軇?,自自卑感只有在同類人群中才可以隱藏并伴隨忙碌的工作來壓制心中的畏懼。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紅河谷的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紅河谷高中觀后感篇1
《紅河谷》,一部讓許多人觀看過后都可以流淚的電影。看看西藏,我們民族大家庭的一員,浩瀚的雪山,承載的是我們永恒的文化。它來之不易,因為曾經(jīng)的這里流著一條血紅色的河。
遼闊的大草原,連綿的雪山,天空展翅飛翔的雄鷹,滔滔的波瀾壯闊的河水,安靜的湖面,草原上依稀散落的棚屋……是的,這就是我們的西藏。再看看這里的人們,虔誠的眼神中流露的是善良,突兀不平發(fā)黑的皮膚詮釋的是勤勞與勇敢。這就是西藏的人們。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西藏的生活,以及那傳承的文化。
在影片的一開始,我們揪心的看著藏族的人們用牲畜和女人祭祀河神的場景,這也是一種文化,那種對神無比敬畏的表現(xiàn),讓我們感嘆不已,感嘆的不是他們信奉什么,而是這種信奉是建立在犧牲性命的基礎(chǔ)上的,佛教里是主張愛人的吧,怎么會弄的為了討好佛教而殺人呢!這種文化始終落后,是需要來改變,只是一味的追逐信奉神和佛使得他們變的愚昧無知,女人,在這里就是跟牲畜一樣的命運,這種對人性別的對待差異,讓我們看到了女人的地位,社會的不公……估計那時候的女人大多在遭受命運的摧殘時都會像雪兒達娃一樣感嘆“來世再也不做女人?!甭浜蟮目倳幌冗M的文明代替,所以,在經(jīng)歷了西藏解放后,那種社會的不公永遠成為歷史。
紅河谷高中觀后感篇2
影片《紅河谷》主要是講西藏淳樸的民風民情和西藏文化,還有在受到外侵后西藏民族奮起抵抗的故事。影片最突出的是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不存在獨立,更不需要外人介入。
故事從開頭到結(jié)尾都有一個打火機貫穿,打火機是所謂西方文明的代表,入侵者借口為我們帶來文明,然而到了最后他們正是被自己的“文明”毀滅。
影片在開始時介紹了西藏的風土人情,講述西藏人民救了兩個英國考察者并和其中一個暫留在西藏的考察者快樂相處的情形,隱隱的為后來的故事情節(jié)埋下伏筆。
在后來被稱為“女神”的小姐,她的出場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笑,她最突出的性格是不拘一格的大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快樂的笑聲,她的笑聲無形中感染了我們。她對愛的坦誠,沒有遮掩,沒有貧賤的看法更是值得欣賞的。在她知道漢族女子夾在她們中間時,她沒有用她的權(quán)勢或者想計謀來拆散他們,只是直接去找她并直截了當?shù)淖屗顺?,還有在知道她觸犯族規(guī)的時候,并沒有去告發(fā)或者以此來威脅她懲罰她,小姐不愧被稱為“女神”,她活的坦坦蕩蕩,真是很難得,都說愛情是自私的,并且很容易在愛情中迷失自我,而小姐卻保持的很冷靜,并且永遠保持她高貴,驕傲,純真的氣質(zhì)??吹絻蓚€有情人終成眷屬時,她會心的一笑,為他們高興,沒有嫉妒更沒有恨。她的這些品質(zhì)正是我們現(xiàn)在人所丟失了的最美好最重要的東西。雖然她們有上下級,貴賤之分,雖然她們迷信,無知,貧窮,落后,但是她們擁有最重要,最美好,最本質(zhì)的東西,這就已經(jīng)足夠,這就讓我愿意放棄我所擁有的科學,知識,富裕,先進,而去加入到她們的溫暖大家庭中去。
影片在講述了漢族女子,西藏孩子,漢子,小姐和英國考察者的友誼和快樂相處的日子后,介紹了英國考察者在回國后介紹西藏的風土人情,引來了英國軍事將領(lǐng)對西藏領(lǐng)土的覬覦。不久兩個英國考察者換了身份,變成了入侵者,再次來到西藏,在西藏人拿著哈達向他們走去時,他們卻把炮筒對準了他們。在藏族人和侵略者談判時,侵略者利用藏族人民的誠信,善良的品質(zhì)騙了他們,繼而進行了殘忍的大屠殺。這更突顯了藏族人民的善良,單純,坦誠,也突顯了侵略者面對這么善良,單純的人們使用卑鄙的手段并殘忍的殺害了他們有多么的可惡,可憎。
在侵略者入侵后,藏族人民奮起反抗,用他們的比喻是“對跳入羊圈的狼絕不手軟”,藏族首領(lǐng)的一句話更是讓我叫好,在侵略者借口幫其獨立勸說其投降時,藏族首領(lǐng)把五指聚攏握成拳頭,說“各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各民族的自治是家庭的分家問題,我們自己家的事就不用外人來管了”,是啊,正是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正是因為我們親切的就如同牙齒和嘴唇一樣,牙齒總有磕到嘴唇的時候,然而他們是分不開的。只有把手指握成拳頭,只有各民族團結(jié)起來,才能是我們這個大家庭強大,才能是我們這個國家繁榮昌盛。
影片的結(jié)局很悲慘,西藏孩子充滿仇恨,把侵略者帶入陷阱,西藏勇士用侵略者送的打火機與他們同歸于盡了??戳诉@部影片之后,感慨之余我陷入矛盾,西藏當時也許正是因為它的落后而保留了真誠,善良的美德;而當時的英國也許正是因為經(jīng)濟的發(fā)展,利益的爭取,才有了自私,侵略,戰(zhàn)爭,最后害人終害己。在現(xiàn)今社會中,我們正是缺失了這些藏民身上最本質(zhì),最美好的東西,我想這和我們的經(jīng)濟發(fā)展有一定的關(guān)系,可是真是經(jīng)濟的發(fā)展讓我們擺脫了貧窮,落后,迷信等等,讓我們過上了舒適的生活,可是無形中我們忽略了道德的提高,我們之間開始了猜忌,設計,嫉妒,仇視等等,把我們最本質(zhì)的,最美好的善良,真誠丟失了。在現(xiàn)今社會,我們?nèi)鄙傩湃?,人人變得冷漠,讓人不寒而栗,看到一些敏感的事件后,我產(chǎn)生了避世的思想,看到藏民互相真誠以待的風土人情,我羨慕她們,渴望她們的生活,我想我寧愿生活在貧窮,落后的環(huán)境中,雖然寒冷,但我想我的內(nèi)心是溫暖的。可是生活在貧窮,落后,迷信的環(huán)境中,我真的不后悔嗎?人總是覺得得不到的東西是美好的,我不知道到底什么樣的生活能夠讓我完全滿意,我只是希望現(xiàn)今社會中,人們除了追求物質(zhì)上的富足之外,找尋一下我們丟失了很久的最本質(zhì),最美好的東西。
紅河谷高中觀后感篇3
影片第一個鏡頭,就是波濤洶涌的紅河谷口,一群樸實的村民要把兩個年輕的女子推進紅河里祭祀河神,其中一個女子名叫雪兒,她凄慘、惶恐地看著身邊的一個女孩被推進河里,大聲地怒吼,這種怒吼是對封建迷信的抗議!
就在雪兒的繩索即將被砍斷的時候,她的哥哥拼死救下了她,在逃亡的路上,為逃避追兵雪兒掉進了河里,后被藏族的格桑和老阿媽救起,為她取名雪兒達娃。雪兒和藏族人民在這片神圣的土地上生活著,他們善良純樸。年輕的英國探險家瓊斯跟著羅克曼來到向往已久的西藏,當他踏上這片土地時感慨的說道:“這是人類最后的凈土?!碑斔麄冞^冰谷時,由于不聽從藏民的勸告,執(zhí)意在冰谷里開槍示威,引發(fā)了大雪崩,排山倒海般的冰雪將他們掩蓋。格桑和雪兒救下了他們。羅克曼回國前送給格桑一個打火機留作紀念,沒想到這竟是災難的開始,這個象征友誼的禮物,竟成了侵略者的“指明燈”。
當羅克曼再次踏上這“人類最后的凈土”的時候,他帶來了侵略者。就在侵略者的炮口對準藏族同胞的時候,藏、漢兩族人民奮勇抗敵,誓死保衛(wèi)家園。
影片還穿插了漢族姑娘雪兒和藏族小伙格桑的唯美愛情,他們沖破種種阻撓,追求著心中的愛,他們的愛也象征了漢、藏兩族以及整個中華民族的那種永遠不可分割的情懷。
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我又陷入了沉思: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啊!而現(xiàn)在的三股勢力卻在“興風作浪”,從事分裂祖國的行為。但是他們必須知道,我們中華民族56個民族永遠是一家人,祖國就是我們的母親。任何人想以任何方式把我們家中的任何一個兄弟姐妹給分割出去,都將是徒勞的!現(xiàn)在我們的祖國母親已經(jīng)強大了,更有能力保護她的子女了。
親愛的青年朋友們,讓我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吧!為了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美好、更強大而努力奮斗。我們也應該努力工作,為了我們所有康奈人共有的目標“成為世界知名品牌、成就康奈百年基業(yè)”而努力奮斗!
紅河谷高中觀后感篇4
一陣陣遼闊的歌聲從草原上飄來,伴隨著碧藍的天空,和煦的陽光,這聲音,穿過巍峨的雪山,亙古的湖水;這聲音,婉轉(zhuǎn)中透露著堅定,漸行漸遠后,卻是剎那的永恒。
之前我一直沒有看過《紅河谷》,第一次看,每個場景我都不想落下。細細品味電影中主角們的每個眼神,每個動作,每句話語,故事中沒有使我傷心到極致的感情,她僅使我默默地感動,含蓄地觸動著我的每個心弦,洋溢在心底的暖意可以隨時冰涼,卻又在冰涼中漸漸溫暖。
一部電影一般只有1,2個主角,但我認為在《紅河谷》這部電影中,每個人都是主角,因為,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都有著一個說不清道不明的故事。在電影中,他們雖然不言不語,卻勝過一切語言的力量。 這部電影的確有很多值得觀看者細細品味的地方,影片中穿插著扣人心弦的人物命運以及美麗的愛情故事,表現(xiàn)了漢藏深情,展示了古老而神秘的藏族文化與壯麗的西藏風光。她結(jié)合了愛國主義,友情,愛情等多種感情元素。
在這部電影中我認為每個出現(xiàn)的主要人物,內(nèi)心深處都是善良的,包括英國侵略者頭目,在看到的其他材料中,描寫的無不是外來侵略者絕對的殘酷屠殺行為,然后從側(cè)面對侵略者嚴厲抨擊,而在這部電影中,英國侵略者頭目不再是絕對的冷血,從一定的程度上,也刻畫出了他人性化的一面。
他帶著一種國家使命感和責任感來到西藏,他們是狡猾的,使純樸的西藏人相信了他們,并使幾千西藏人十幾分鐘內(nèi)倒在血泊中。最后,他在矛盾和猶豫中堅持,在翻譯家反對聲中濕著眼眶說出了自己內(nèi)心對士兵的責任,在救命恩人前伸出雙手想要提供幫助,看著他的表情,我知道那一刻他是真誠的并痛苦著的,復雜的感情是用情理邏輯說不清的,對啊,他的最后一句話,明了,“為什么,我們沒有成為朋友?”這是對自己的反問,也是對當前環(huán)境下的一種質(zhì)問,然后在無可奈何中慢慢消亡,為什么為什么,因為他們是敵人,國家間的沖突,使得安逸變成炮灰,使得個人感情變得微不足道,身不由己。所以,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的不再是強調(diào)帝國主義對舊中國侵略的嚴厲抨擊,然后讓我們?nèi)ピ骱?,而是從一個角度更著重于強調(diào),人類各民族之間雖然文明進程不同,但都應該平等相待、和平共處,才能得到幸福與安寧,恃強欺弱的侵略只能帶來共同的災難與滅亡,這恰恰是當代的主題。 在本土西藏人民和外國侵略者的交匯中,每每看到他們的感情和使命的碰撞,如開頭所說,讓我從溫暖中冰涼,在冰涼中溫暖。冰涼的是最后所留下的荒誕,慘烈,凄涼,溫暖的是他們尚有情誼所在,還有那高原在為藏族英雄兒女祈禱,繼顯純潔,普渡他們那崇高的亡靈。 觀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讓我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到現(xiàn)在的西藏問題,雖然電影僅僅是藝術(shù)的真實,但當我看到電影中西藏人民不畏死亡的恐懼,誓死與侵略者較量的精神,讓我倍受感動。雖然有一些不明真實身份的分裂分子在西藏打著西立的名號,但從古至今的民族精神已深深植根于每個生活在西藏的中國人民,它像千年大樹根一樣,扎根于土壤,永不拔出,除非大樹枯萎,但是,永遠都不會有那一天。電影中不論是強悍男子,柔弱女子,顫弱老者,還是年幼的小孩童,都有著強烈的愛國之心,一個叫嘎嘎的小孩,拿起無形的武器,悍衛(wèi)凈土。他將敵人領(lǐng)進沼澤地,看著魔鬼走向地域痛苦而微笑的稚臉,讓我印象深刻。這個民族微息尚存就反抗到底,絕不容欺凌。藏族人民愛憎分明,不屈列強的侵略,誓死維護祖國統(tǒng)一和民族尊嚴的愛國精神和民族精神可歌可泣。
影片末尾,一個老阿媽,手中搖著尼瑪輪,帶著小男孩叫嘎嘎,走在雪山上,遙遠的雪山上傳來古老的歌聲,歌聲飄向那一座座相連的山川,表現(xiàn)了藏族同胞們的不屈和對生命的美好詮釋。那是一個神秘的土地,那是一個神圣的地方,每一座山都是一個神的傳說,每一個湖泊都是藏傳佛教的一個圣地。我用盡我所有的眼淚,我流動的血,為你讀白,為你祈禱。
我希望能夠讀懂西藏,卻發(fā)現(xiàn)也許,沒有人能夠真正讀懂她,因為她,正如影片中所說的一樣,是世界的最后一片凈土。
紅河谷高中觀后感篇5
電影是一門多功能的立體藝術(shù),它追求的是逼真性、趣味性、哲理性、娛樂性和自然美等等較高的藝術(shù)價值。影片《紅河谷》在被國內(nèi)許多人看好的同時,筆者卻要潑些“冷水”,認為《紅河谷》片存在著致命點:政治占據(jù)主流,細節(jié)缺乏逼真。從而形響了影片的整體藝術(shù)價值。
《紅河谷》片屮,編導徘徊在表層和直觀上的描述,赤裸裸運用政治性強的情節(jié)和語言來闡明自我的主觀意識。如羅克曼研究人侵西藏地圖和他多次要求代本及頭人“西藏要獨立自由”等的前后經(jīng)過,還有瓊斯阻止羅克曼殺人時,羅克曼說:“是政治要發(fā)動這場戰(zhàn)爭的”。當發(fā)現(xiàn)無法征服西藏時,羅克曼又說:“有時一個國家也_犯錯誤這些平談的情節(jié)、語言、畫面的處理,猶如紀錄片和科教書一樣,毫不遮掩地應用於電影這門藝術(shù)性較高的“學科”上,好像觀眾在看某兩國代表在進行針鋒相對的政治紛爭的錄像似的,產(chǎn)生不了一種令人深思的藝術(shù)效果,無形之中暴露出了影片政治性占主導地位的特點。
同時,片中一些細節(jié)亦漏洞百出。雪兒掉進洶涌澎湃的江水中卻還能生存?羅克曼和瓊斯被震天動地的雪崩覆蓋卻不被吞噬?血與火的戰(zhàn)斗中,白牦牛卻能“半路殺進”戰(zhàn)場與英軍劇烈沖突,這些細節(jié)的虛假,令粗心的觀眾亦能看出,大失所望。還有快速燃燒的導火繩眼看就要引爆炸死羅克曼和瓊斯,但又會被遠在幾十里外的格桑用石子打滅;兩軍對壘,戰(zhàn)斗一觸即發(fā),代本怎能聽從羅克曼的勸說撤掉山上的伏兵任英軍屠殺藏軍;激烈的戰(zhàn)斗,藏軍的城堡被炸掉一大截,而露出城堡上的許多酒罐怎能安然無損?等等細節(jié)的破綻,均讓細心的觀眾一一看出,怎不叫人哭笑不得,倍加惋惜?電影中的細節(jié)既動中有靜,也靜中有動,但無論如何具體細節(jié)和畫面都必須有逼真感。它應是歷史事實和原本場景的真切再現(xiàn)。正由于《紅河谷》片中編導在著眼’大”的整體布局和事件的演繹忽略了分部組合及細節(jié)描述的微觀效果,而導致了一連串的人和事的失真,以至影響了一部愛國主義的史詩巨片。
電影既是一門綜合性的立體藝術(shù)和大眾性的藝術(shù),編導在尊重歷史事實和生活的必然規(guī)律的同時,應“盡精微、致廣大”,即兼顧細節(jié)與整體的完美統(tǒng)一。同時,編導還應超越歷史文化意識導引,擺脫政治主流的匡束和制約,很好透視和挖掘歷史上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寓巧于真,讓真實成為藝術(shù)通往人類靈魂的橋梁;成為藝術(shù)家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統(tǒng)一體,這才能產(chǎn)生出震憾人們靈魂的藝術(shù)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