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冬至這天要吃餃子
今天是冬至,很多人知道,但是冬至到底是個什么樣的節(jié)日?為什么要吃餃子?還有哪些習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為什么冬至這天要吃餃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冬至
冬至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又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23日之間。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
2、冬至的特點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古人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冬至一陽生"的微妙驗證了"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天道。
3、冬至的習俗
北方地區(qū)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qū)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而冬至吃餃子,則是為了紀念醫(yī)圣張仲景。
據說張仲景在長沙做官,在告老還鄉(xiāng)退休的時候,正趕上那年冬天,寒風刺骨,雪花紛飛。在白河邊上,張仲景看到很多無家可歸的人面黃肌瘦,衣不遮體,因為寒冷,把耳朵都凍爛了,心里很難受。
回到家后,由于張仲景的名聲早已經聞名天下,所以很多人上門求醫(yī)。張仲景有求必應,整天都很忙碌,可雖然上門求醫(yī)的人很多,可張仲景依然掛念那些凍爛耳朵的人。
經過研究,他研制了一個可以御寒的食療方子,叫“祛寒嬌耳湯”。
他叫徒弟在南陽東關的一個空地搭了個棚子,支上大鍋,為窮人舍藥治病,開張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藥就是“祛寒嬌耳湯”。
張仲景讓徒弟給每個窮人一碗湯,2個“嬌耳”,人們吃了“嬌耳”,喝了湯,渾身發(fā)暖,兩耳生熱,再也沒人把耳朵凍傷了。
當初張仲景在長沙任職的時候,就在平時經常為老百姓看病,很受群眾的愛戴。退休以后,長沙的百姓每年都派代表到家鄉(xiāng)去看望。
俗話說,醫(yī)生難治自己的病。張仲景也是人,不是神。
有一年,張仲景病了,他自己也知道,生命的燈油就要燒干了。
長沙來看望他的人說,長沙有一個風水很好的地方,想讓張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陽的人不干了,雙方就爭吵起來。
張仲景說:吃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生于南陽地,不忘家鄉(xiāng)養(yǎng)育恩。我死以后,你們就抬著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什么地方斷了,就把我埋葬在哪里好了。
在那一年的冬天,張仲景駕鶴西去了。壽終的那天正好是冬至。
當送葬的隊伍走到當年張仲景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地方的時候,棺繩忽然斷了。
大家按照張仲景的囑托,就地打墓、下棺、填墳。兩地的百姓你一挑、我一擔,川流不息,把張仲景的墳壘得大大的,還在墳前為他修了一座廟,這就是現在的醫(yī)圣祠。
張仲景是在冬至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這天為大家舍“祛寒嬌耳湯”的,為了紀念他,從此大家在冬至這天都要包一頓餃子吃,并且都說,冬至這天吃了餃子,冬天耳朵就不會凍了。
“祛寒嬌耳湯”現在很少有人吃了,但經過歲月的沖刷,大家在冬至這天吃餃子的習俗流傳了下來。并且餃子的種類和形狀也有了很大改進。
南陽民謠: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洛陽民謠:冬至那天吃頓扁(扁食,餃子的別稱),不凍耳朵不凍臉。
冬季養(yǎng)生小常識
第一:增加熱量的攝取
冬天天氣寒冷,為了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這個時候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所以說,為了身體健康,日常飲食一定要增加熱量的攝取。日常生活中,蛋白質的攝取量應該維持正常水平;但是要適量增加一些熱量,多吃一些含有糖分、脂肪的食物;礦物質的含量保持正常水準就可以了;維生素方面的攝取量也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增加,特別是維生素C的含量更是要多增加,可以適量的多吃一些蘿卜、土豆、菠菜、香蕉、蘋果、動物內臟以及蛋類等等食物,這些都能夠很好的滿足身體對于維生素的需求。
第二:冬天多吃羊肉
羊肉是非常適合在冬天的時候服用的食材,因為羊肉中含有大量的熱量,多吃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血液循環(huán),對于一些怕寒以及手腳冰涼的情況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除此之外,羊肉中含有大量地微量元素,特別是鐵元素以及磷元素,這些都能夠很好的補氣血,對于一些貧血的癥狀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在冬天的時候,如果出現氣血不足、身體虛脫以及大病初愈的情況,服用羊肉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不僅能夠補氣血、同時還具有保健脾胃、腎臟的功效,身體也會越來越強壯。
第三:冬季進補要科學
冬天進補是一個在我國流傳千年的養(yǎng)生方法,經過夏季酷暑的消耗之后,冬天進補能夠很好的滋補身體的虧損情況,并且對于來年的消耗具有很好的儲存功效,令人體更加的健康。但是,秋冬進補并不是隨便就能夠進行,一定要根據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來進行,主要就是對一些氣虛還有血虛的患者要特別進補,并且不同的虛弱原因進補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如果是體虛的患者,那么在冬季就需要好好的進補,但是在進補的時候也需要分清楚身體的狀況。如果是氣虛的患者,那么主要表現為頭暈目眩,身體也容易犯懶,這個時候應該采用封藏的基本原則,多服用一些具有補中益氣作用的食材;如果是血虛的患者,主要的癥狀就表現為臉色慘白,容易出現心悸失眠的情況,女性則是出現月經量少的情況,這個時候應該多服用一些當歸、熟地還有阿膠,能夠很好的進行冬季飲食養(yǎng)生;如果是屬于陽虛的患者,那么表現為陽痿早泄以及四肢怕冷的情況,這個時候應該進行補腎,多吃一些狗肉或者是羊肉等等。
第四:選對食材很重要
冬季養(yǎng)生飲食小常識中,一定要了解什么食材適合在冬季養(yǎng)生的時候服用,什么食材應該應對哪種情況。冬天氣候干燥,這就導致肌膚容易出現干燥、蛻皮以及皸裂的情況,中醫(yī)認為這和肺部具有直接的關系,所以一定應該多吃一些具有潤肺生津功效的食物?,F代營養(yǎng)學家經過多年的實驗之后得出結論,冬天的到時候應該服用一些暖性的食物,這對身體才是最好的選擇。肉類方面應該多吃一些牛羊肉、狗肉以及雞肉;蔬菜方面則是應該多吃一些豆類、胡蘿卜還有蔥姜蒜、韭菜以及香菜等;水果則是應該多吃一些柚子、桔子這些;除此之外,還應該適量的多吃一些紅糖、松子還有糯米等,這些對于身體都是很有好處的。
第五: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材
冬天如果想要身體健康,皮膚也越來越好,那么就需要攝取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材,特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B以及維生素C等,這些對于身體都是具有很好的作用。
維生素A能夠很好的滋潤肌膚,防止出現干燥、皺紋,常見的就有橘子、菠菜、蘿卜以及動物內臟等等;維生素B則能夠很好的抑制各種皮膚病的出現以及平展皺紋,例如脂溢性皮炎等等,常見的就有豆類食物、花生、糙米等等。
為什么冬至這天要吃餃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