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雨論文調查明年1月底前完成

若水221147 分享 時間:
  針對國內外多名學者質疑韓春雨實驗無法重復事件,《自然·生物技術》昨日發(fā)表最新聲明稱,希望原作者對通信文章所提出的擔憂展開調查,并補充信息和證據給原論文提供依據。聲明還表示,會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調查,并向公眾公布最新進展。截至目前,韓春雨尚未就此作出回應。
  三國際團隊稱無法重復實驗
  11月28日,《自然-生物技術》雜志發(fā)表了韓國首爾大學、德國弗萊堡大學和美國梅奧研究生院10名學者的通信文章,這三個研究團隊同樣就韓春雨實驗的可重復性提出了質疑。文章稱,通過實驗未能利用NgAgo技術實現基因編輯。
  雜志還就該文章發(fā)表“編輯部關注”,提醒讀者知曉“人們對原論文(韓春雨論文)結果可重復性存有擔憂”?!熬庉嫴筷P注”指出,此次發(fā)表的三個團隊的實驗結果都無法重復韓春雨原論文圖4的結果。此外,另外一組作者在《蛋白質與細胞》期刊也報告了類似結果。
  據《自然·生物技術》發(fā)言人介紹,“編輯部關注”代表該雜志的觀點。
  明年1月底前完成論文調查
  圍繞前述三個研究團隊的通信文章,《自然·生物技術》昨日在其官方微信發(fā)表最新聲明稱,希望原作者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對文章所提出的質疑展開調查,并補充信息和證據給原論文提供依據。聲明還表示,將繼續(xù)與原論文作者保持聯系并為他們提供機會,以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調查。屆時,將向公眾公布最新進展。
  《自然·生物技術》在聲明中指出,他們已審慎考慮過所有關于韓春雨及同事原著論文的評論,在任何情況下,如果一篇論文在發(fā)表后遭到批評,雜志都會對各種批評進行審慎和全面的評估,此次也不例外。
  《自然·生物技術》為英國《自然》雜志子刊,主要發(fā)表科學研究、農業(yè)、工業(yè)及醫(yī)療領域研發(fā)的新工具及產品論文等。
  - 韓春雨事件回顧
  ●2016年5月2日
  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及其團隊在《自然-生物技術》發(fā)表論文《NgAgo DNA單鏈引導的基因編輯工具》。因提出新的基因編輯手段,被媒體稱為“三無”教授卻有“諾獎級”發(fā)現。但一個月后,因沒有實驗室成功重復韓春雨的實驗結果,對其的質疑愈演愈烈。
  ●7月29日
  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等國多位科學家公開表示,無法重復韓春雨NgAgo系統的基因組編輯結果,并建議《自然·生物技術》雜志介入調查。隨后,雜志稱將開始調查。
  ●10月12日
  13名中國科學家實名發(fā)聲質疑韓春雨實驗結果,并呼吁有關方面組織第三方介入調查。對此,河北科技大學在公開信中表示,已經有獨立機構運用韓春雨團隊的NgAgo技術實現了基因編輯,并正在與韓春雨團隊洽談合作,具體信息將適時向社會公布。
  ●11月15日
  20名中外學者在《蛋白質與細胞》雜志發(fā)表聯名文章,對韓春雨實驗結果的可重復性提出質疑。
  韓春雨多次接受媒體采訪時均表示,已有實驗室重復成功,但不方便透露具體信息。
20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