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的優(yōu)秀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的優(yōu)秀教案,希望大家喜歡!
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的優(yōu)秀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并能仿寫。
2.明確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做到書寫工整。
3.積累兩首古詩,了解詩歌大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學習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并能仿寫。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談話導入: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作者通過人物神態(tài)、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
2.朗讀體會:朗讀范例中的描寫人物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語句好在哪里?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3.回顧拓展:你還可以從本單元課文中哪些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體會到人物的內(nèi)心?并和同學交流。
二、詞句段運用
(一)第1小題
1.(出示課本中的三個句子)學生齊讀句子,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
(1)同桌之間交流體會。
(2)師生一同明確:
①這句話是對黃繼光的神態(tài)和語言描寫。體現(xiàn)了黃繼光對敵人的滿腔仇恨和完成任務的決心。
②語言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袁明將軍深深地被戰(zhàn)士們的情義所感動,現(xiàn)在他不是以一個首長的身份,而是以一個長輩的身份,請孩子們吃菜。
2.從“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別重逢”中選擇一種情境,照樣子寫一寫。
(1)學生獨立動筆寫一寫。
(2)同桌之間交流分享成果。
(3)教師指名分享答案。
期待落空:他的頭慢慢地低垂下來,往日里亮晶晶的眸子也灰暗了下來,仿佛星光被烏云遮掩,沒了光彩。周遭的氣息也仿佛舒緩下來,一切成了慢鏡頭。剛才心里的期待成了傷人最深的刀。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心像坐過山車一樣,高高的揚起然后急速下落,最終歸于讓人無奈的平靜。嘴角慢慢牽起了一抹不自然的微笑,頗有些讓人心碎的味道。
久別重逢:周圍的時間仿佛停止了,微風吹著臉頰,心里激動極了,腦子里馬上回憶出與老朋友度過的美好時光,進而我們相視一笑。
(二)第2小題
1.(出示課本中的兩個句子)學生齊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1)請同學們讀課文中的句子,讀準確、通順。
(2)同桌之間互相體會句子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3)指名學生分享成果。
明確:①連一向從容鎮(zhèn)定的沃克醫(yī)生雙手都顫抖了,說明這場手術難度大,令人緊張。從側面襯托了劉伯承堅強的意志。
②與以往樂觀開朗的“我”相比,現(xiàn)在“我”的表現(xiàn)顯得很焦躁、郁郁寡歡。說明這件事比以往要不順心。
(4)師點撥:句子中人物與平時有不同的表現(xiàn)是為了通過對比的寫作手法突出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體現(xiàn)人物特點。
2.請同學們仿照例句說一說。
①同桌之間互相舉例。
②教師指名回答。
例:他一向說話做事大大咧咧,這次居然溫柔地安慰起同桌來。
三、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劉湛秋的《帆》)自由讀劉湛秋的散文詩——《帆》,力求讀準確、讀通順、讀出感情。思考:書寫時需要注意什么?
2.學生討論后,指名回答。
3.師生一起明確:
(1)標題和作者的位置要寫在醒目的位置。
(2)段落要分明。
(3)標點符號不頂格書寫。
4.學生動動手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5.抽一兩名優(yōu)秀學生作品在班級展示,讓學生之間互相傳閱欣賞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日積月累
(一)學習王之渙的《涼州詞》
1.談話導入
迄今1000多年的唐朝,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巔峰時期,盛極一時的邊塞詩確乎前無古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就是這其中的優(yōu)秀代表。(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2.感悟詩意,朗讀體會
(1)劃分節(jié)奏讀古詩。讀準確、通順,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韻律?!皼鲋菰~”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名。請寫出“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意思。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詩句的含義。
3.品讀古詩
(1)學習第一句:黃河遠上白云間
①你覺得該怎么讀?指名試讀,評議。
②讀完第一句詩,在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2)學習第二句:一片孤城萬仞山
①理解“仞”“一片”的意思,思考:這一句詩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卷?
②詩人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萬仞高山的襯托下,用“座”顯得單薄;在“黃河遠上白云間”的廣闊背景下用“片”更顯得單薄和孤單。)
(3)學習第三、四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①談談你對這兩句詩的理解。
②征人有怨嗎?怨什么?(因聽到《折楊柳》的曲子而怨)
③為什么又何須怨呢?從中你又體會到了什么?(一個“何須怨”,道出了將士們保家為國的心聲,表達了他們豁達的胸懷。)
(二)學習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釋題導入
(板書課題)說說你知道了什么。(學生交流自己讀詩題后所得:送的地點,誰送誰,“之”的含義,對黃鶴樓、廣陵及人物的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間的友誼故事等。)
2.讀通讀順,整體感知
(1)自由誦讀古詩。讀準確、通順。初步理解詩句的含義。
(2)指名讀,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韻律。
(3)師生明確詩句的意思。
3.感悟詩境,品讀古詩
(1)學習第一、二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①結合地圖,了解黃鶴樓和廣陵的方位。
②(課件播放江南美景)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華都市,你有什么想說的?
(2)學習第三、四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①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還在黃鶴樓上久久地望啊望,他在看什么啊?(孤帆)可那是盛世唐朝啊,長江是交通要道,江上應該有許多來往的船只。為什么李白只看見孟浩然的孤帆呢(過盡千帆皆不見,一心只送孟浩然,多么深厚的友誼啊!)
②“孤帆遠影碧空盡”,真的都盡了嗎?不盡的是什么?(沒有盡。不盡的是滾滾長江水,不盡的是對孟浩然的無限思念之情。)
4.背誦兩首古詩,交流積累古詩的方法。
〔教學反思〕
由于在本單元的課文學習中認真落實了“運用動作、語言、神態(tài)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這一學習要素,語文園地中“交流平臺”與“語句段運用”的內(nèi)容又是對前面知識點的一個總結回顧,對于學生而言難度不大,總體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本次“日積月累”增加了一首古詩,時間上比較緊湊。在操作過程中,朗讀方面效率低,培養(yǎng)學生想象畫面這一環(huán)節(jié)因時間關系而不能盡情發(fā)揮,有點草草收場的感覺。在表揚學生方面做得比較好,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但贊揚學生的用詞比較格式化,感覺與學生還是有點距離。
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的優(yōu)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體會反語的好處,并學會運用。
2、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3、了解不同的詞語代表的是哪類人,掌握冒號的用法。
4、積累關于詠物的古詩。
教學重難點
學會使用冒號,積累詠物的古詩。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出示課本語句,想想這種表達方式和我們平時所用的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師點撥:反語)如,“古怪”的本意是“怪異”,此處反話正說,稱贊貓可愛。
2、學生自由讀“交流平臺”,進一步體會什么是反語,使用反語有什么好處。
反語:運用跟本意相反的詞語來表達,是一種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修辭手法。主要分正話反說或反話正說兩種。
3、通過感受反語的好處,嘗試使用反語表達感情。
如:老師摸摸我的頭,說道:“你這個‘粗心鬼’啊,下次注意要把題目看清楚?!?/p>
二、識字加油站
1、指名讀、分組讀詞語,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桿——肝(肝臟)——稈(麥稈),把熟字“桿”的偏旁“木”換成“月”,就是“肝”,換成“禾”就是“稈”。)
2、換偏旁的方法可以幫我們識記生字,你還知道哪些識記生字的方法?(加一加、減一減、字理識字法等)
3、師展示:轉盤記憶法。以“由”為例,可以轉化為油、軸、屆、宙。
三、詞句段運用
(一)三字俗語
1、學生自由讀詞語,想想這些詞語說的是哪類人。
千里馬——有才干的人;老黃?!蠈嵖细傻娜?百靈鳥——歌聲清脆的人;
領頭羊——團體中起主導作用的人;小蜜蜂——勤快的人;紙老虎——外強中干的人;變色龍——見風使舵的人;鐵公雞——極其吝嗇的人;應聲蟲——自己胸無主張,隨聲附和他人的人;哈巴狗——唯命是從的人。
2、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詞語呢?試著說一說。
替罪羊馬大哈地頭蛇孺子牛老狐貍笑面虎
(二)冒號的用法
1、想一想,在哪些地方會用到冒號?
2、師總結:提示語在前、寫信、介紹人物等情境中會用到冒號。
3、讀例句,說說例句中的冒號屬于哪種類型。
例: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讓你給它抓癢。
冒號:用于總說性話語之后,引出分說。圍繞著“溫柔可親”進行具體說明。
4、分組讀課本中的'另外兩個例句,進一步體會冒號的用法。
5、仿寫。(見達標檢測第4題)
6、小練筆:仿照例句中冒號的用法,寫一寫剩下的兩個句子。
(三)體會感嘆詞的用法
讀一讀,比一比,說說去掉加點字后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1、從表示語氣的“吧”“啊”“呢”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對小貓責怪中包含著的喜愛之情;去掉了就只含有責怪的意味了。
2、表示語氣的“啊”,我們可以感受到老舍先生對小貓的喜愛之情。
3、表示語氣的“啦”,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白公鵝的喜愛與敬佩之情。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要寫的句段)請學生思考:怎樣把這段字在本上寫漂亮呢?(一筆一畫、認真書寫、字不要過大等)
2、師總結: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兩邊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3、運用所學書寫方法,將課本中的選段工整地摘抄到本子上。
4、評選“小小書法家”。
二、日積月累
1、談話導入:同學們,古代詩人很喜歡為動物或植物寫詩,贊美他們的高尚情操,你知道哪些贊美動物或植物的古詩?今天,我們來學習羅隱的《蜂》。
2、初讀古詩,了解作者。
(1)作者介紹。(課件出示)
(2)指名讀,齊讀,分組讀。
3、小組討論,理解古詩。
(1)理解詩句: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山峰,極其美好的風景都被蜜蜂占有。
(2)理解詩句: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呢?
(3)分析主旨:這是一首詠物詩。前兩句寫蜜蜂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廣闊的領地給了它們相當大的施展本領的空間。后兩句把它所象征的“勞動者”意象加以引申,發(fā)出“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一聲嘆息。這首詠蜂詩運用象征、設問的手法反映了勞動者不能享受其勞動成果的社會現(xiàn)象。
4、知識拓展:積累關于詠物的古詩。
教學反思
“語文園地四”重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不同的贊美方法,從“交流平臺”的利用反語表現(xiàn)出喜愛、贊美之情,到“日積月累”的詠物古詩,都在告訴學生怎樣贊美自己喜歡的人或物,表達自己的感情,我特意在講解“交流平臺”的時候,讓學生使用反語,讓他們體會語文的博大精深,再用“日積月累”中的古詩告訴他們贊美的方法多種多樣,要靈活運用。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還要多幫助學生總結知識點,使其學會綜合運用所學。
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的優(yōu)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學會借助關鍵語句或關鍵語句的提示概括段落大意,把握關鍵語句的不同位置。
2、能仿照例子,寫下自己的觀察思考。
3、學習“對調(diào)”和“移動”兩種修改符號,并嘗試運用。
4、朗讀、背誦古詩《滁州西澗》。
〔教學重難點〕
學會借助關鍵語句概括一段話的大意;學習用“對調(diào)”和“移動”兩種修改符號修改一段話;朗讀、背誦古詩《滁州西澗》。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交流平臺”
1、關鍵詞語能幫助我們概括一段話的大意。
(課件出示《富饒的西沙群島》第5自然段)說說哪句話可以直接概括段意。(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
2、有時候,一段話的大意需要根據(jù)關鍵語句的提示進行概括。
(1)(課件出示《花鐘》第2自然段)不同的植物,為什么開花的時間不同呢?
(2)這一自然段的關鍵語句是第一句話,它不能幫助我們直接概括出大意,但是我們可以借助這句話的提示來概括,即“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活動的時間有關”。
3、關鍵語句可能在一段話中的不同位置。
(1)(課件出示《花鐘》第1自然段)說說哪句話可以直接概括段意。(第2句話)
(2)(課件出示《小蝦》第3自然段)找一找這一段話的中心句。
二、學習“詞句段運用”
課件出示課本中的句子。
1、學生自由朗讀這兩段話,互相交流,分析這兩段話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兩個例子都是先寫觀察到的情況,再寫由此引發(fā)的思考并提出疑問。)
2、教師小結: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要養(yǎng)成認真觀察、主動思考、提出問題的好習慣。
3、回憶相關經(jīng)歷,仿照例子獨立練寫,教師個別輔導。
4、班級交流,學生之間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詞句段”拓展
1、課件出示:用修改符號修改下列病句。
①公園新設了由兩個英國援建的游樂項目。
②明天,三年級全體去看電影。
③我經(jīng)?;貞涍^去有趣的往事。
(1)小組交流,進行修改。
(2)小組代表發(fā)言,參與全班交流。
(3)教師評議,相機小結。
①公園新設了由兩個英國援建的游樂項目。(“兩個”和“英國援建的”詞序顛倒,意思混亂。)
②明天,三年級全體去看電影。(成分殘缺,不是“三年級全體”,而是“三年級全體同學”。)
③我經(jīng)常回憶過去有趣的往事。(“過去”和“往”意思重復,去掉一個。)
(4)課件出示,讀讀議議。
2、認識修改符號。(課件出示本次要求掌握的“對調(diào)”和“移動”兩種修改符號的圖片)
3、課件出示:修改病句歌訣
4、師生共同研讀課本上修改的一段話,總結修改病句的方法:增成分殘缺的;刪意思重復的;換用詞不當?shù)?調(diào)詞序顛倒的。
5、教師小結:希望同學們記住所學的修改符號,準確運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修改自己的習作。
二、學習“日積月累”
1、學習生字,準確朗讀。
(1)課件出示古詩。(帶有節(jié)奏劃分的詩句)
(2)指名朗讀。師生評議。糾正字音,學習生字。
2、簡單理解,把握感情。
(1)課件出示重要詞語注釋。
(2)欣賞圖片或課文插圖。小組交流,結合注釋說說每句詩的意思。
(3)全班交流,出示譯文:我非常喜愛這河邊生長的野草,是那樣幽靜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樹林的深處,不斷傳來黃鸝的叫聲,是那樣婉轉動聽。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樣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蒼茫的荒野渡口,已沒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獨自橫漂在河面上。
3、采用多種形式朗讀,熟讀成誦。
4、師小結:詩里寫的雖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經(jīng)詩人的點染,卻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韻之畫。請同學們試著背誦這首古詩吧。
〔教學反思〕
為了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我放手把教學的時間與空間交給學生,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實踐、獨立思考與集體討論,去獲得知識,從而發(fā)展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次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只要教師敢于放開雙手,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也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探索者、創(chuàng)造者。
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的優(yōu)秀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漢字,了解玩具的有關知識。
2、學會積累表達情緒的詞語。
3、會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說話。
4、熟讀《手影戲》,做到正確、流利,讀懂內(nèi)容。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積累表達情緒的詞語。
3、熟讀《手影戲》,做到正確、流利,讀懂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喜歡玩什么樣的玩具呢?這些玩具你都玩過嗎……跟著課本一起來看一看。學生自由暢談。
導入新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識字加油站
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槍”。
領讀詞語,出示拼音學生自讀。
依次出示圖片,學生說一說平時是怎樣玩的?
(預設):不倒翁很有趣,怎樣打都不會倒下。
2、出示“橡皮泥、溜溜球、遙控坦克”。
領讀詞語,出示拼音學生自讀。
依次出示圖片,學生說一說平時是怎樣玩的?
(預設):橡皮泥可以捏成很多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東西,很有趣。
3、出示“陀螺”等全部詞語。認讀詞語。開火車讀。
學生自由表述。
4、你還玩過哪些玩具呢?學生自由表述。
預設:毛絨玩具、拼搭積木等??梢宰寣W生說一說玩具的玩法。
5、出示要求會認的10個生字,講解并讓學生組詞。
6、出示圖片:說一說你和玩具之間的故事吧!
三、字詞句運用
1、把你積累的詞語寫下來。
出示課件:形容生氣:憤怒;形容高興:興高采烈;形容難過:悲傷。
2、小組自由交流:
(1)我還知道形容生氣的詞語有:怒吼、怒氣沖沖、火冒三丈;
(2)我還知道形容高興的詞語有:眉開眼笑、欣喜若狂、心花怒放;
(3)我還知道形容難過的詞語有:嚎啕大哭、肝腸寸斷、痛苦。
3、你還知道其它表達情緒的詞語嗎?說一說。
我的情緒:害怕,厭惡……
4、照樣子,用變色的詞語說句子。
5、我看見喜鵲阿姨站在窩邊,一會兒教喜鵲弟弟唱歌,一會兒教他們做游戲,一會兒教他們學自己發(fā)明的拼音字母……
6、“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表示三個動作交替進行。
7、我會說:出示圖片。
孫悟空發(fā)現(xiàn)情況不對,一會兒觀察天色,一會兒凝視草木的動靜,一會兒俯下身子傾聽。
8、我會說……出示圖片進行。
9、媽媽一回到家就忙起來了……
四、我的發(fā)現(xiàn)
1、出示漢字“匹、巨、周”,引導學生觀察。
指導:三包圍的字,包圍部分與被包圍部分大小要寫得協(xié)調(diào)。
2、出示漢字“團、圓、國”,引導學生觀察。
指導:全包圍的字,要把國字框?qū)懙梅秸騼?nèi)部分的大小要合適。
3、想一想還有哪些字需要這樣注意呢?
預設:回、圈、因、區(qū)……
五、日積月累
1、有些名言要跟大家一起分享。播放歌曲:好孩子要誠實。
“輕諾必寡信。——《老子》”意思是輕易許下的諾言必然缺乏信用。“失信不立?!蹲髠鳌贰币馑际遣恢v信用的人無法在社會立足?!靶⌒懦蓜t大信立?!俄n非子》”指做小事情講信用就可以建立起大信用。
2、我積累的其它關于守信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
民無信不立。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有所期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
六、我愛閱讀
1、讀一讀文章,你讀到了什么?
2、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講的是誰?
學生一句一句地讀,輪讀,小組合作讀。慢速咬準字音,不斷加快速度。
3、練習快速、流利朗讀,熟讀。
小組派代表展示。
4、討論:寧寧和男孩玩手影戲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
5、找一找文中的擬聲詞,這些詞語表現(xiàn)了什么呢?
6、寧寧和男孩用手影做出了哪些小動物?他們從劍拔弩張到握手言和,這體現(xiàn)了什么?
七、布置作業(yè)
二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四》的優(yōu)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聯(lián)系人體部位,在游戲中正確認讀與身體有關的詞語,識記有月字旁的字。
2、認識“字詞句運用”中的9個詞語,讀準輕聲詞。
3、了解“點的位置不同,書寫的順序也不同”的書寫規(guī)則。養(yǎng)成“一看二寫三對照”的良好的書寫習慣。
4、熟讀并背誦《尋隱者不遇》,朗讀故事《妞妞趕?!罚惺芾@口令的情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讀生字、詞,注意“點”的書寫規(guī)則。
難點:背誦古詩,理解古詩意思,體會情感。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識字加油站
導入:同學們,上課前我們來玩一個“我說,你做”的小游戲,請同學們?nèi)w起立。仔細聽老師的指令,我說哪個詞,你就摸哪個地方。比如說當老師念到“耳朵”,你們就像這樣摸自己的耳朵。好啦,讓我們開始吧。
1、出示這些詞語的生字卡片,逐一示范朗讀。
2、學生自由練讀,同桌之間相互抽查認讀情況。
3、學生齊讀詞語,開小火車檢查認讀情況。
4、觀察8個生字。說說這些字有什么共同點。(目字旁的字都跟眼睛有關,月字旁的字都跟身體有關)
教師:在古代,月字表示肉,所以跟身體有關的字幾乎都有月字(四肢、手腕等)。你還知道哪些跟身體有關的詞語,有誰來說一說?(眼睛、肩膀、胸部、腹部、腰部、臂部、大腿)
5、鞏固識字,出示人的身體圖片,讓學生把詞卡貼在相應的位置。
二、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
(1)學生自由讀詞語,引導學生把字音讀到位,注意輕聲的發(fā)音。
(2)范讀、跟讀、開火車讀,讓每個學生都有傾聽和朗讀的機會。
(3)游戲環(huán)節(jié)。幫詞語寶寶找家。課件出示三個小房子,標題為“帶‘子’的輕聲詞”“疊音詞”“其他輕聲詞”,讓學生通過讀詞來分清詞語的發(fā)音和結構特點。
(4)知識拓展。引導學生說說還有哪些詞語也要讀成輕聲。(姐姐、奶奶、弟弟、爺爺、句子、桌子、本子、消息、地方、喜歡、告訴等)
(5)齊讀詞語,讀準字音。
2、書寫提示。
(1)課件出示獨體字:主、書、門、我。
(2)師在田字格中范寫,生觀察“主”“門”中點的書寫順序與“書”“我”中點的書寫順序的不同。
(3)指名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點在正上方或左上方,先寫點;點在右上方,后寫點。)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提示“一看二寫三對照”的書寫習慣。
(5)作品展示,師生全班交流。
三、課堂小結
1、教師指名認讀詞語,校音糾錯。
2、學生練習寫字,比一比,誰的寫字姿勢最標準。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日積月累
1、出示課題《尋隱者不遇》,解釋課題意思,導入新課。我們的詩人賈島,到山中去尋訪一位隱士,結果沒有碰到他,那么詩人會遇到誰?又會看到什么呢?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吧。
2、學生自由讀課文,把不會讀的生字圈出來,小組討論。教師領讀學生圈出的生字,學生再自由讀古詩。
3、小組討論:這首詩寫了一個什么故事?寫了哪些事物?(課件出示圖片,以便于學生理解)
4、教師串講故事大意,指名復述這個故事。
5、讀好詩歌。想象畫面,再讀詩歌,讀出詩歌的節(jié)奏。
6、演一演。請同學上來扮演詩人和童子,補充對話,進一步地理解古詩的情景。
7、學生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古詩,讀出自己的特色和情感。嘗試著背誦古詩。
二、和大人一起讀
1、借助拼音,把繞口令讀準確、讀流利。
2、教師解讀繞口令,加強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3、繞口令挑戰(zhàn)賽:設計比賽環(huán)節(jié)。哪位同學能大膽地挑戰(zhàn)一下,能一字不錯、流利地讀完這段繞口令就算挑戰(zhàn)成功,給小組加分,最后評出得分最高的小組,給予獎勵。
4、全班一起,邊拍手邊誦讀繞口令,先慢讀后快讀。
三、課堂小結
1、全班嘗試齊背古詩。
2、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讀讀繞口令吧。
〔教學板書〕
語文園地四
主書門我
《尋隱者不遇》
《妞妞趕?!?/p>
〔教學反思〕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著重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識字,正確書寫漢字,正確朗讀古詩并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在課堂上,我設計多個游戲環(huán)節(jié),使課堂生動活潑,學生的參與度高,課堂氣氛活躍充滿生氣。上課過程中,我不斷地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解決學習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習慣,通過讓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落實自主學習的教學目標。通過充分的讀讀記記,讓學生感受到古詩的美和語言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