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

嘉欣0 分享 時間:

一輪復習中,考生依據(jù)課本對基礎知識點和考點,進行了全面的復習掃描,已建構起高考基本的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和思維方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023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梳理,歡迎參閱呀!

2023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

2023高考生物必考知識點梳理

1.使能量持續(xù)高效的流向對人類最有意義的部分

2.能量在2個營養(yǎng)級上傳遞效率在10%—20%

3.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4.真菌PH5.0—6.0細菌PH6.5—7.5放線菌PH7.5—8.5

5.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食物鏈食物網流動

6.物質可以循環(huán),能量不可以循環(huán)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夠通過物理沉降化學分解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食物鏈食物網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殼的是1—6多肽分子個;原核細胞的細胞壁:肽聚糖

10.過敏:抗體吸附在皮膚,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細胞表面,再次進入人體后使細胞釋放組織胺等物質。

11.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流入該食物鏈的總能量

12.效應B細胞沒有識別功能

13.萌發(fā)時吸水多少看蛋白質多少

14.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脫氨基主要在肝臟但也可以在其他細胞內進行

15.水腫:組織液濃度高于血液

16.尿素是有機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時產生有機物

17.是否需要轉氨基是看身體需不需要

18.藍藻:原核生物,無質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質粒;高爾基體合成纖維素等

19.tRNA含CHONPS

20.生物導彈是單克隆抗體是蛋白質

21.淋巴因子:白細胞介素

22.原腸胚的形成與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關

23.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腸胚

24.高度分化的細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腎細胞

25.有分裂能力并不斷增的:干細胞、形成層細胞、生發(fā)層

26.無分裂能力的:紅細胞、篩管細胞(無細胞核)、神經細胞、骨細胞

27.檢測被標記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質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體處發(fā)現(xiàn)放射性

28.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不一定有葉綠體

29.自養(yǎng)生物不一定是植物(例如:硝化細菌、綠硫細菌和藍藻)

30.除基因突變外其他基因型的改變一般最可能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時(象交叉互換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染色體自由組合)。

31.基因重組只發(fā)生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和基因工程中,(三倍體,病毒,細菌等不能基因重組。)

32.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種堿基,8種核苷酸。

33.雙縮尿試劑不能檢測蛋白酶活性,因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質。

34.高血糖癥,不等于糖尿病,高血糖癥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驗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試劑檢驗,因為血液是紅色的。

35.洋蔥表皮細胞不能進行有絲分裂,必須是連續(xù)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

36.細胞克隆,就是細胞培養(yǎng),利用細胞增值的原理。

37.細胞板不等于赤道板,細胞板是植物細胞分裂后期由高爾基體形成,赤道板不是細胞結構。

38.激素調節(jié)是體液調節(jié)的主要部分,CO2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屬于體液調節(jié)。

39.注射血清治療患者不屬于二次免疫,(抗原加記憶細胞才是),血清中的抗體是多種抗體的混合物。

40.刺激肌肉會收縮,不屬于反射,反射必須經過完整的反射弧,判斷興奮傳導方向有突觸或神經節(jié)。

41.遞質分興奮行遞質和抑制性遞質,抑制性遞質能引起下一個神經元電位變化,但電性不變,所以不會引起效應器反應。

4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中的“主要”如何理解?每種生物只有一種遺傳物質,細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遺傳物質,而是針對“整個”生物界而言的,只有少數(shù)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43.隱性基因在哪些情況下性狀能表達?

1、單倍體,

2、純合子,

3、位于Y染色體上。

44.染色體組不等于染色體組型不等于基因組。染色體組是一組非同元染色體,如人類為2個染色體組,為二倍體生物。基因組為22+X+Y,而染色體組型為44+__或XY。

45.病毒不具細胞結構,無獨立心陳代謝,只能過寄生生活,用普通培養(yǎng)基無法培養(yǎng),之能用活細胞培養(yǎng),如活雞胚。

46.病毒在生物學中的應用舉例:

①基因工程中作載體。

②細胞工程中作誘融合劑。

③在免疫學上可作疫苗用于免疫預防。

47.遺傳中注意事項:

(1)基因型頻率≠基因型概率。

(2)顯性突變、隱性突變。

(3)重新化整的思路(Aa自交→1AA:2Aa:1aa,其中aa致死,則1/3AA+2/3Aa=1)

(4)自交≠自由交配,自由交配用基因頻率去解。

特別提示:豌豆的自由交配就是自交。

(5)基因型的書寫格式要正確,如常染色體上基因寫前面XY一定要大寫。要用題中所給的字母表示。

(6)一次雜交實驗,通常選同型用隱性,異型用顯性。

(7)遺傳圖解的書寫一定要寫基因型,表現(xiàn)型,×,↓,P,F等符號,遺傳圖解區(qū)別遺傳系譜圖,需文字說明的一定要寫,特別注意括號中的說明。

(8)F2出現(xiàn)3:1(Aa自交)出現(xiàn)1:1(測交Aa×aa),出現(xiàn)9:3:3:1(AaBb自交)出現(xiàn)1:1:1:1(AaBb×aabb測交或Aabb×aaBb雜交)。

(9)驗證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滿足基因分離定律(或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滿足基因自由組合定律)方法可以用自交或測交。(植物一般用自交,動物一般用測交)

(10)子代中雌雄比例不同,則基因通常位于X染色體上;出現(xiàn)2:1或6:3:2:1則通??紤]純合致死效應;子代中雌雄性狀比例相同,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11)F2出現(xiàn)1:2:1不完全顯性,9:7、15:1、12:3:1、9:6:1(總和為16)都是9:3:3:1的變形(AaBb的自交或互交)。

(12)育種方法:快速繁殖(單倍體育種,植物組織培養(yǎng))、最簡單育種方法(自交)。

(13)秋水仙素作用于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未作用的部位,如根部仍為二倍體);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有絲分裂前期抑制紡錘體的形成;秋水仙素能抑制植物細胞紡錘體的形成,對動物細胞無效。秋水仙素是生物堿,不是植物激素。

(14)遺傳病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48.平??荚囉贸R婂e別字歸納:液(葉)泡、神經(精)、類(內)囊體、必需(須)、測(側)定、純合(和)子、抑(仰)制、擬(似)核、拮(佶)抗、蒸騰(滕)、異養(yǎng)(氧)型。

49.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有糖蛋白(識別功能,如受體、MHC等),載體蛋白,水通道蛋白等。

50.減數(shù)分裂與有絲分裂比較: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分離,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和有絲分裂著絲粒斷裂,減數(shù)分裂有基因重組,有絲分裂中無基因重組,有絲分裂整個過程中都有同源染色體,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有聯(lián)會、四分體時期。(識別圖象:三看法針對的是二倍體生物)。

51.沒有紡錘絲的牽拉著絲粒也會斷裂,紡錘絲的作用是使姐妹染色單體均分到兩極。

52.精子、卵細胞屬于高度分化的細胞,但全能性較大、無細胞周期。

53.表觀光合速率判斷的方法:坐標圖中有“負值”,文字中有“實驗測得”。

54.哺乳動物無氧呼吸產生乳酸,不產生二氧化碳,酵母菌兼性厭氧型能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植物無氧呼吸一般產生酒精、二氧化碳(特例:馬鈴薯的塊莖、玉米的胚、甜菜的塊根)。

55.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動物細胞(受精卵、2~8細胞球期、生殖細胞)也有全能性;通常講動物細胞核具有全能性(實例:克隆羊),胚胎干細胞具有發(fā)育全能性。

56.基因探針可以是DNA雙鏈、單鏈或RNA單鏈,但探針的核苷酸序列是已知的(如測某人是否患鐮刀型貧血癥),則探針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或熒光標記的鐮刀型貧血癥患者的DNA作為探針。

57.病毒作為抗原,表面有多種蛋白質。所以由某病毒引起的抗體有多種。即一種抗(含有多個抗原分子)引起產生的特異性抗體有多種(一種抗原分子對應一種特異性抗體)。

58.每一個漿細胞只能產生一種特異性抗體,所以人體內的B淋巴細胞表面的抗原-MHC受體是有許多種的,而血清中的抗體是多種抗體的混合物。

59.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環(huán)素)只對細菌起作用(抑制細菌細胞壁形成),不能對病毒起作用。

60.轉基因作物與原物種仍是同一物種,而不是新物種。基因工程實質是基因重組,基因工程為定向變異。

61.標記基因(通常選抗性基因)的作用是:用于檢測重組質粒是否被導入受體細胞(不含抗性)而選擇性培養(yǎng)基(加抗生素的培養(yǎng)基)的作用是:篩選是否導入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抗生素針對的不是目的基因,而是淘汰不具有抗性的沒有導入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

62.產生新物種判斷的依據(jù)是有沒有達到生殖隔離;判斷是否為同一物種的依據(jù)是能否交配成功并產生可育后代。

63.動物細胞融合技術的最重要用途是制備單克隆抗體,而不是培養(yǎng)出動物。

64.微生物包括病毒、細菌、支原體、酵母菌等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

65.漿細胞是不能識別抗原的免疫細胞。吞噬細胞能識別抗原、但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

66.0℃時,散熱增加,產熱也增加,兩者相等。但生病發(fā)熱時,是由于體溫調節(jié)能力減弱,產熱增加、散熱不暢造成的。

67.免疫異常有三種: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68.所有細胞器中,核糖體分布最廣(在核外膜、內質網膜上、線粒體、葉綠體內都有分布)。

高考生物考前一百天備考技巧

1.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復習計劃。高考復習要取得理想的成績,考生在復習開始的時候,就應當緊跟老師步伐,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復習計劃。復習計劃要寫清這么幾項內容:復習目標、復習內容、復習步驟、復習方法、復習過程中的自我管控等等??忌挥羞@樣去做,以后的復習才會有條不紊、有板有眼,復習效果好。

2.整個過程必須緊跟老師步伐。高考復習一般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全面推進,將高考必考的知識點能力點全部過一遍;第二階段查缺補漏,將第一階段復習中有遺漏的知識點能力點、有欠缺的知識點能力點再過一遍;第三階段套題訓練,主要是答題方法和答題技巧的訓練。在這三個階段的復習中,考生雖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所微調,但整個過程大的方面不能隨意取舍,必須緊跟老師步伐。

3.要有個性化的復習策略。在高考復習的整個過程中,這并不意味著考生可以完全不顧自己的實際盲目地隨大流。在高考復習過程中,考生除了在大的方面不能過分隨意外,小的方面考生完全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去設計更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復習思路,只有這樣,復習方能取得最大的效果。

4.把做題訓練放在首位。考生在復習過程中,必須把做題訓練放在首位,靜下心來,耐下性子,認認真真地去對待,扎扎實實地去訓練,高考才能取得好成績。那種認為高考復習不必大量做題的觀點是十分錯誤的,考生在復習過程中,千萬不可相信。

5.要多反思多總結。復習過程中,有一段時間,成績可能提高的快一些;有一段時間,可能會慢一些;有一段時間,還以停止不動,原地踏步。面對這種情況,考生既不能驕傲,也不能氣餒,正確的做法就是多反思多總結,才能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復習規(guī)律來,如此,后續(xù)的復習將越走越順。

6.保持住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在高考復習過程中,考生的成績會起起伏伏、反反復復,考生必須明白,這種情況是正常的,因此,當成績一落千丈時,不要過分悲傷;當成績躍上高峰時,不必驕傲自滿。只有保持好一顆平常心,不驕不躁、不自輕自賤,方能在高考復習中取得最后的勝利。

高考生物考試注意事項

1.靈活解題。解題就是將題目中的相關信息與學科知識掛上鉤,進行重組和整合,通過一系列思維活動使問題得到解決。

2.準確進行知識掛鉤??碱}設置的情境真實地模擬現(xiàn)實,不像書本知識高度理想化、模式化,有些情境甚至是學生前所未聞的,但總可以從課本上找出知識依據(jù)。

3.科學作答不可忽視。答案要準確,要做到層次清晰、條理清楚、邏輯嚴謹。答案宜簡潔,要緊扣基本觀點。答案要體現(xiàn)創(chuàng)新精神,尤其是開放性的試題,可以大膽用多種方式解答。要盡量使用規(guī)范化的學科語言。

4.實行學科思維間的組合。學科內綜合有時也要借助數(shù)、理、化知識,跨學科綜合更是如此。要重視理、化、生三科在方法體系上的共同點,在知識體系上的契合點,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結合點。

5.關注社會熱點。很多社會熱點問題與生物學密切相關,都可能成為高考命題的材料來源。

6.運用多種思維方法。尋求答案的過程是思維的過程,要使用對比、分析、綜合、推理、聯(lián)想等多種思維方法,防止思維僵化。

高中生物的基本學習方法

1.掌握基本知識要點,“先記憶,后理解”

與學習其它理科一樣,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但是,高中階段的生物學還有著與其它理科不一樣的特點。

對于大家學習了許多年的數(shù)學、物理、化學來說,這些學科的一些基本思維要素同學們已經一清二楚,比如:數(shù)學中的未知數(shù)X、化學中的原子、電子以及物理中的力、光等等。而對于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即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學的邏輯規(guī)律,既所謂“先記憶,后理解”。

2.弄清知識內在聯(lián)系,“瞻前顧后”、“左顧右盼”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后,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guī)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lián)系,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

高中生物常用的記憶方法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guī)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基本單位有三種

基本物質、很多基本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酸鏈、成為一種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

2.聯(lián)想記憶法

即根據(jù)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lián)想幫助記憶。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于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

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后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jié)與神經調節(jié)、物質循環(huán)與能量流動等等。

4.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復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

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于知識的記憶。例如高等動物的物質代謝就很復雜,但它也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無論是哪一類有機物的代謝,一般都要經過“消化”、“吸收”、“運輸”、“利用”、“排泄”五個過程,這十個字則可成為記憶知識的綱要。

5.衍射記憶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fā)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盡可能多地

建立起聯(lián)系。這種方法多用于章節(jié)知識的總結或復習,也可用于將分散在各章節(jié)中的相關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可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fā)現(xiàn)、細胞的學說、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分裂等知識。

1503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