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學重點知識備考資料
與高一高二不同之處在于,此時復習力學部分知識是為了更好的與高考考綱相結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學生,此時需要進行查漏補缺,但也需要同時提升能力,填補知識、技能的空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高考化學重點知識備考資料匯總,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高考化學重點知識備考資料匯總1
一、水參與的氧化還原反應
1、水作氧化劑
(1)水與鈉、其它堿金屬、鎂等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和相應堿
(2)水與鐵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氫氣和鐵的氧化物(四氧化三鐵)
(3)水與碳在高溫下反應生成“水煤氣”
(4)鋁與強堿溶液反應
2、水作還原劑:水與F2的反應
3、水既做氧化劑又做還原劑:水電解
水電解
4、水既不作氧化劑也不作還原劑
(1)水與氯氣反應生成次氯酸和鹽酸
(2)水與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氧氣
(3)水與二氧化氮反應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二、水參與的非氧化還原反應
1、水合、水化
(1)水與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能與二氧化硅化合嗎?)
(2)水與氧化鈉、氧化鈣等堿性氧化物化合成堿。(氧化鋁、氧化鐵等與水化合嗎?)
(3)氨的水合、無水硫酸銅水合(變色,可檢驗液態(tài)有機物中是否含水)、濃硫酸吸水、工業(yè)酒精用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餾以制無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
2、水解
鹵代烴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應)、水與碳化物——電石反應制乙炔、鹽類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糖類的水解、氫化物——氫化鈉水解
3、名稱中帶“水”的物質
(1)與氫的同位素或氧的價態(tài)有關的“水”
蒸餾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雙氧水—H2O2
(2)水溶液
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離子:NH4+,OH-,H+)
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離子:H+,Cl-,ClO-,OH-)
鹵水—常指海水曬鹽后的母液或粗鹽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
王水—濃硝酸和濃鹽酸的混合物(1∶3)
生理鹽水—0.9%的NaCl溶液
(3)其它水銀—Hg、水晶--SiO2、水煤氣—CO和H2的混合氣、水玻璃—Na2SiO3溶液
三、化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10個)
①阿伏加德羅常數及氣體摩爾體積和物質的量濃度計算。
②氧化還原反應(電子轉移方向、數目及運用)。
③化學用語:化學式書寫、化學方程式書寫、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熱化學方程式。
④溶液、離子共存、非水解離子濃度大小比較及其轉變(守恒原理的運用),中和滴定。
⑤元素周期律“位—構—性”,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結構和性質。
⑥化學鍵、電子式。
⑦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平衡移動(重點是等效平衡)——要求巧解,近幾年都是等效平衡的解決。
⑧鹽類水解——離子濃度關系(包括大小比較,溶液PH值及酸堿性)
⑨電化學、原電池和電解池(現象、電極反應式,總反應式等)
⑩質量守恒定律的涵義和應用
四、常見元素的單質及其重要化合物(以考查出現的概率大小為序)
①金屬元素:鐵、鋁、鈉、鎂、銅。
②金屬元素的化合物:Al(OH)3Fe(OH)3、Fe(OH)2、Mg(OH)2、NaOH、Cu(OH)2、Na2O2、Na2O、Al2O3、Fe2O3、CuO、NaHCO3、Na2CO3
③非金屬元素:氯、氮、硫、碳、氧
④非金屬元素的化合物:NO、NO2、SO2、CO2、HNO3、H2SO4、H2SO3、H2S、HCl、NaCl、Na2SO4、Na2SO3、Na2S2O3
⑤結構與元素性質之間的關系
五、有機化學基礎(6個)
①官能團的性質和轉化(主線)
②同分異構體
③化學式、電子[轉載]2014年高考化學復習指導:高考經??疾榈闹R點式、結構式、結構簡式,化學反應方方程式
④幾個典型反應(特征反應)
⑤有機反應類型
⑥信息遷移
六、化學實驗(7個)
①常用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主要是原理)
②實驗的基本操作(主要是原理)
③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包括所用試劑、儀器、反應原理、收集方法)
④實驗室一般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方法(安全意識培養(yǎng))
⑤常見的物質(包括氣體物質、無機離子)進行分離、提純和鑒別
⑥運用化學知識設計一些基本實驗或評價實驗方案。(這一類型題遲早會考)
⑦根據實驗現象、觀察、記錄、分析或處理數據,得出正確結論。(分析處理數據這幾年沒考,但要關注這個問題)
七、化學計算(7個)
①有關物質的量的計算
②有關溶液濃度的計算
③氣體摩爾體積的計算
④利用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⑤確定分子式的計算
⑥有關溶液pH與氫離子濃度、氫氧根離子濃度的計算
⑦混合物的計算
高考化學重點知識備考資料匯總2
離子共存問題小結
一.“無色透明”條件型
若題目限定溶液“無色”,則不含有色離子,即Fe2+(淺綠色)、Fe3+(黃色)、Cu2+(藍色)、MnO4-(紫色)等離子。若“透明”,則溶液不形成混濁或沉淀(與溶液有無顏色無關)。如Ag+與Cl-、Br-、I-、SO42-;Ca2+與CO32-、SO42-;Ba2+與CO32-、SO32-、SO42-等在水溶液中會發(fā)生反應,有混濁或明顯的沉淀生成,它們不能大量共存。
例1.某無色透明的溶液中,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H+、Cl-、Ba2+、CO32-
B.Ag+、I-、K+、NO3-
C.K+、OH-、Cl-、Na+
D.Fe3+、Cl-、NO3-、Na+
解析:正確選項應滿足無色透明和能大量共存兩個條件。答案為C項。
二.“酸性”條件型
常見的敘述有強酸性溶液、PH=1的溶液、能使PH試紙變紅的溶液、紫色石蕊試液呈紅色的溶液、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加入鎂粉能放出氫氣的溶液等。
若題目中限定溶液呈酸性,則溶液中有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OH-、弱酸根離子(如CO32-、SO32-、
S2-、F-、ClO-、CH3COO-、PO43-、AlO2-、SiO32-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離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2.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是
A.K+、Na+、SO42-、SO32-
B.NH4+、Mg2+、SO42-、Cl-
C.Na+、K+、HCO3-、Cl-
D.K+、Na+、AlO2-、NO3-
解析:正確選項應滿足pH=1(有大量H+存在)和可以大量共存兩個條件。答案為B項。
三.“堿性”條件型
常見的敘述有強堿性溶液、PH=14的溶液、能使PH試紙變藍的溶液、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溶液、酚酞呈紅色的溶液、甲基橙呈黃色的溶液、加入鋁粉反應后生成AlO2-的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等。
若題目中限定溶液呈堿性,則溶液中有OH-存在,其中不能大量含有H+、弱堿的陽離子(如NH4+、Mg2+、Ag+、Al3+、Cu2+、Fe2+、Fe3+等)以及弱酸的酸式根離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等)。
例3.某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在該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K+、Na+、HCO3-、NO3-
B.Na+、SO42-、Cl-、ClO-
C.H+、Mg2+、SO42-、NO3-
D.Ag+、K+、NO3-、Na+
解析:正確選項應滿足溶液既能溶解Al(OH)3又能溶解H2SiO3的溶液(有OH-存在)、可以大量共存兩個條件,只有B項符合題意。
四.“酸性或堿性”條件型
常見的敘述有能使Al反應放出H2的溶液等。
若題目中出現這樣的條件,則溶液中可能有H+存在,也可能有OH-存在,分析時要注意題目要求回答的是一定能大量共存(滿足無論是與H+還是與OH-都不會反應)還是可能大量共存(只要滿足與H+、OH-中的一種不會反應就可以)。
例4.若溶液能與Al反應放出H2,滿足此條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Al3+、Na+、NO3-、Cl-
B.K+、Na+、Cl-、SO42-
C.K+、Na+、Cl-、AlO2-
D.K+、NH4+、SO42-、NO3-
解析:題目所給的溶液為酸性(含有H+)或堿性(含有OH-)溶液。正確選項應滿足在酸性或堿性都能大量共存的條件,只有B項符合題意。
五.“氧化還原反應”條件型
若題目中出現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這樣的條件時,要考慮各離子組中是否存在強氧化性和強還原性的離子。如Fe3+與S2-、SO32-、HSO3-、I-;H+與S2O32-和S2-;MnO4-(H+)與Cl-;MnO4-(H+)、NO3-(H+)與Fe2+、S2-、HS-、SO32-、HSO3-、Br-、I-等不能大量共存。
例5.下列離子在溶液中因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Fe2+、Na+
B.Ag+、NO3-、Cl-、K+
C.K+、Ba2+、OH-、SO42-
D.Cu2+、NH4+、Br-、OH-
解析:正確選項應滿足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大量共存兩個條件。A項中H+、NO3-、Fe2+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故答案為A項。
跟蹤訓練
1.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Na+、K+、MnO4-、Br-
B.酸性溶液Fe3+、NH4+、I-、NO3-
C.堿性溶液Na+、K+、AlO2-、SO42-
D.堿性溶液Ba2+、Na+、CO32-、Cl-
2.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
NH4+、Na+、Cl-、OH-
B.在強堿性溶液中
Na+、K+、AlO2-、CO32-
C.在無色透明的溶液中
NH4+、Fe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
K+、Fe2+、Cl-、NO3-
答案:1、C 2、B
高考化學重點知識備考資料相關文章:
★ 高考化學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