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節(jié)氣傳統(tǒng)美食

躍瀚0 分享 時間:

立冬代表著冬季的開始,它是中國民間非常重視的季節(jié)節(jié)點之一,立冬節(jié)氣傳統(tǒng)美食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立冬節(jié)氣傳統(tǒng)美食,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立冬節(jié)氣傳統(tǒng)美食

立冬節(jié)氣吃什么傳統(tǒng)美食

立冬的風俗吃餃子、舂“交冬糍、吃甘蔗、炒香飯、吃生蔥、吃羊肉、吃麻子果、吃姜母鴨、吃赤豆糯米飯、喝草根湯、吃咸肉菜飯等。

1、吃餃子:一來立冬這天改善一下生活,而“好吃不過餃子”;二來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在吉林,立冬的規(guī)矩是吃水餃,因為水餃外形似耳朵,人們認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凍。

2、舂“交冬糍”:這一天,漳州的鄉(xiāng)村人家要舂“交冬糍”慶祝好收成。做好的小糍粑滾以白糖花生粉,擺放在大海碗里。食用時用筷子一口氣串上幾粒,就像撥浪鼓,所以也叫“撥浪糍”。做好“交冬糍”,得敬一敬土地神,感謝他慷慨的給予。

3、吃甘蔗、炒香飯:在福建、潮汕,民間素來有立冬食蔗齒不痛的說法,因此冬要吃甘蔗、炒香飯。立冬的甘蔗已經成熟,吃了不上火,不僅可以保護牙齒,還能起到滋補的功效。甘蔗是潮汕人補冬的食物之一。

4、吃羊肉:在我國臺灣,立冬有吃肉進補的習俗。立冬當天,街頭的羊肉爐、姜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許多家庭還會自己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

5、吃麻子果:立冬日,上饒有家家打麻子果“補冬”的習俗。麻子果就是將蒸熟蒸爛的糯米放在特制的石槽里,用木質的錘子先搗爛,之后用力捶打,之后將大團的麻子果用洗凈的手捏成3cm左右的小團,在外面裹上碾碎的炒豆、芝麻、白砂糖等而成的一種甜食。

6、吃赤豆糯米飯:在江南有立冬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7、喝草根湯:立冬,閩中家家戶戶要熬制草根湯,將山白芷根、鹽膚木根、山蒼子根、地稔根等剁成片,下鍋熬煮出濃濃的草根湯后,撈去根塊,再加入雞、鴨、兔肉或豬蹄、豬肚等熬制。

8、吃咸肉菜飯:立冬日吃上一碗咸肉菜飯,是老蘇州們的特定習俗。用霜打后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咸肉、米醋為原料,使用磚砌的爐灶,以稻草為燃料,燒出來的飯又香又糯。吃咸肉菜飯還有一個意義,即吃咸補腎。咸味食物入腎,能起到補腎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不宜過多吃鹽。

立冬的習俗

1、暖爐會

霜降后寒氣已重,因此各地開爐日期,一般常在農歷十月初。《荊楚歲時記》載:“廬山白鹿洞,游士輻湊,每冬寒醵金市烏薪為御寒之備,號黑金社。十月旦日,命酒為暖爐會。”北平一般在十月初一燒暖炕,設圍爐,稱之為開爐節(jié),到第二年二月初一才撤去暖爐。暖爐多用一種耐燃燒的礦物)砌筑,該物比礬石更白,輕暖堅固,后來則用薄鐵做暖爐?!稓q時雜記》稱京人十月初一喝酒,就在爐中烤大塊的肉,圍著火爐,邊飲邊吃,稱之為“暖爐”。《禮記·月令》記述十月有暖爐會。江蘇昆山、安徽太平、湖北鐘祥等地,也在月初開始用火御寒,期間有賣糕餅供食或者飲酒舉行暖爐會的。

2、修農具

隆冬時節(jié),農事已畢,農家對所有農具都應該趁閑暇時加以檢查,進行整修。如果發(fā)現(xiàn)有損壞或不可使用的,要立即修理或者予以添置,以免來春貽誤農時?!抖Y記·月令》中有季冬之月“命農計擱耕事,修來招,具田器”。所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3、制肥料

各種植物,除了生長于沼澤中的之外,大都靠根部吸收土城中的養(yǎng)料,以維持生命。在終年無人的山野,樹木特別繁茂旺盛,正是依賴草木自生的枯枝落葉,日積月累,形成肥料。入冬草木凋零,靠近山林的地區(qū)或者家中有園圃的,枯枝敗葉,到處都是,正是農家制造堆肥的最佳時候。

4、迎冬

封建社會,朝廷會舉行郊外迎冬的儀式,并賞群臣冬衣、撫恤孤寡。

在《呂氏春秋·孟冬》有記載:“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渴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熳幽她S。立冬之日,天子親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還,乃賞死事,恤孤寡。”是日,皇帝率領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處迎冬?;貋砗蠡实垡蟠筚p賜,以安社視,而且要撫恤孤寡。

5、祭冬神

古時候,立冬時節(jié)天子要穿黑色的衣服,騎鐵色的馬,帶文武百官去北郊祭冬神。冬神名叫禺強,字玄冥?!渡胶=洝氛f他住在北海的一個島上,長相怪異:人面鳥身,耳上掛著兩條青蛇,腳踩兩條會飛的紅蛇。祭祀冬神的場面十分宏大?!妒酚洝飞嫌涊d,漢朝時要有70個童男童女一起唱《玄冥》之歌:“玄冥陵陰,蟄蟲蓋減……籍斂之時,掩收嘉毅?!币馑际钦f,天冷了,要收藏好糧食。

立冬節(jié)氣含義是什么

立冬,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陽黃經達225°,于每年公歷11月7-8日之間交節(jié)。“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開始?!傲⒍眨急?,地始凍”?,F(xiàn)在,人們常以凜冽北風,寒冷的霜雪,作為冬天的象征。

立冬時節(jié)的我省盆地,仍處于“三秋”繁忙時期,平均氣溫一般為12℃至15℃。綿雨業(yè)已結束。氣候條件適宜于油菜移栽。生長期較短而春性較強的小麥也要抓播種,因為立冬后期多有強冷空氣侵襲,氣溫常有較大幅度下降,如果播后氣溫低,出苗緩慢,分孽不足,就會影響產量。紅苕在日平均氣溫低于15℃時,生長已漸趨停止,應該及時收獲。

立冬簡介

立冬,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太陽黃經達225°,于每年公歷11月7—8日之間交節(jié)。立冬是季節(jié)類節(jié)氣,表示自此進入了冬季。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意味著生氣開始閉蓄,萬物進入休養(yǎng)、收藏狀態(tài)。其氣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轉變。

立冬后日照時間將繼續(xù)縮短,正午太陽高度繼續(xù)降低。冬季普通盛行東北風和北風,氣溫逐漸下降,由于地表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時期還不是很冷;隨著時間推移,強冷空氣南下頻繁,并越過南嶺,天氣越來越冷。在北方地區(qū),立冬前就已很寒冷了。

立冬節(jié)氣有哪三候

立冬節(jié)氣三候是:“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币馑际钦f此時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后,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后便變成大蛤了。

146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