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教案模板
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伊斯蘭教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是阿拉伯統(tǒng)一國家形成的歷史過程。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秮喼薹饨▏业慕ⅰ方贪?,希望能幫助到大?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歷史《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內容及其對日本的影響,能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
2、能力目標:①通過描述大化改新的歷史背景及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學習穆罕默德不畏困難的堅強意志和為阿拉伯民族統(tǒng)一與幸福而奮斗的遠大抱負。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內容作用及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
教學難點: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伊斯蘭教的形成過程同時也是阿拉伯統(tǒng)一國家形成的歷史過程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溫故互查:
1. 現(xiàn)今所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早的人類生活在哪兒?“完全形成的人”又分為哪幾個階段?
2.亞非大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誕生在哪里?(埃及、兩河流域、印度、中國)各有什么特點?
3.簡述伯利克里改革的措施及其影響。
二、設問導讀:
(一)大化改新:
1.日本的統(tǒng)一:1世紀前后,日本開始出現(xiàn)奴隸制國家。后來,本州中部興起奴隸制國家大和,5世紀統(tǒng)一了日本。
2.大化改新:①背景:六七世紀時,日本的階級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改革勢在必行。
?、跁r間:7世紀中期,日本仿照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人物:孝德天皇
③內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
經濟上: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liuxue86.com
?、芤饬x: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
(二)、阿拉伯國家的建立:
7世紀穆罕默德在麥加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622年,穆罕默德帶領信徒出走麥地那,并在麥地那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國家。伊斯蘭教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歷元年。630年,麥加貴族妥協(xié),承認穆罕默德為政治宗教領袖。麥加成為伊斯蘭教圣地。632年,阿拉伯半島基本統(tǒng)一,統(tǒng)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
三、合作探究:
1、思考教材“動腦筋”問題:回顧中國古代史有關內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從何時開始的?在什么朝代雙方使節(jié)往來相當密切?那時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
2、思考:為什么伊斯蘭教會在阿拉伯統(tǒng)一國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
(伊斯蘭教的傳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tǒng)一,統(tǒng)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他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guī)模的征服和擴張,將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的阿拉伯國家建成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
四、自我檢測:
1、大和統(tǒng)一日本是在( C )
A:1世紀 B:2世紀 C:5世紀 D:7世紀
2、大化改新是日本在位的天皇是( B )
A:明治 B:孝德 C:裕仁 D:德仁
3、下列事件是在阿拉伯的統(tǒng)一過程中起了加速作用的是( C )
A:出走麥地那 B:確定伊斯蘭教歷 C:征服麥加 D:穆罕默德病逝
4、伊斯蘭教教歷元年與下列哪個歷史事件相關?( C )
A:穆罕默德兵臨麥加城下 B:穆罕默德病逝
C:穆罕默德帶領信徒出走麥地那 D:穆罕默德出家隱修
5、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是( A )
A:大化改新 B:商鞅變法 C:明治維新 D:1861年農奴制改革
五、拓展探究:
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有關問題:(《課時掌控》P8第15題)
“廢除貴族對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為國有。國家計口授田,對六歲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給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約相當規(guī)模于35畝),女子為其2/3,奴婢受田相當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買賣,死后歸還政府?!?/p>
——日本大化改新時期的《田令》
(1)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這次改革是仿效哪個國家什么時期的政治經濟制度進行的?
(2)概括這次改革的主要內容。
(3)改革給這個國家?guī)砹耸裁从绊?
課后小結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我們大致了解了古代的“日出之國”日本與“新月之鄉(xiāng)”阿拉伯的歷史,這兩個國家和地區(qū)在當今的世界政治和經濟生活中仍然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課后習題
鞏固訓練:見《課時掌控》P7—P8
板書
第4課 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
一、大化改新 二、阿拉伯國家的建立
時間:6、7世紀 1、伊斯蘭教 建立時間:7世紀 建立者:穆罕默德 地點:麥加
領導人:孝德天皇 2、阿拉伯國家建立 :622年建立 (伊斯蘭教教歷元年)
內容: 630年,征服麥加,麥加成為圣地
作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 632年 基本統(tǒng)一
亞洲封建國家的建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亞洲的主要封建國家如東亞的日本、西亞的阿拉伯國家在封建時代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運用綜合啟發(fā)式教學法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綜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獨創(chuàng)、靈敏的思維品質;從多種角度來培養(yǎng)學生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正是由于這場改革,日本才從野蠻落后的原始狀態(tài)步入文明。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國家形成和擴張的過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幟的作用,統(tǒng)一的阿拉伯國家最終建立起來。
教學重難點
重點: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內容、作用以及伊斯蘭教的創(chuàng)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
難點:為什么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正確認識伊斯蘭教在阿拉伯國家建立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大化改新
出示“亞洲封建時代”的地圖導入新課。首先請學生關注與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教師邊引導學生看圖邊向學生介紹日本的自然特點:它是個島國,國土有限,資源匱乏。
【講授】講授新課
1、“大和統(tǒng)一日本”:
(1)日本各島在1世紀前后,開始出現(xiàn)奴隸制國家。
(2)后來,奴隸制國家大和興起。
(3)大和不斷征服擴張,5世紀統(tǒng)一了日本。
2、“大化改新”
教師可用問題“統(tǒng)一后的日本,還是奴隸制國家,日本是什么時候、怎樣過渡到封建社會的呢?”導入這一內容。教學時可按下列四個步驟:
(1)教師首先向學生簡單介紹“大化改新”的背景:國內,各種矛盾尖銳,政局混亂;國際上,中國隋唐的制度非常先進。
“大化改新”的開始,教師指導學生閱讀導入框“宮廷政變”的小故事,增強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2)學生看書了解“大化改新”的內容。
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
經濟方面: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化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收取賦稅。
(3)教師總結“大化改新”的作用。
“大化改新”是一場古代日本以學習和模仿古代中國隋唐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它打擊了奴隸主貴族勢力,形成了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國家,使日本社會環(huán)境穩(wěn)定,社會經濟得到發(fā)展,使日本從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為以后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4)學生談談自己對“大化改新”的看法。進行小組討論:日本效仿中國改革取得了成功,對此你得到什么啟示?
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每一位學生都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每個小組再推選代表在班級發(fā)言。
最后由教師小結: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來,變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國學習,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學習,這些都使日本不斷進步、強盛。
3、“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國,意為“日出之處的國家”。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教材“動腦筋”問題:回顧中國古代史有關內容,想一想中日交往是從何時開始的。在什么朝代雙方使節(jié)往來相當密切?那時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還可以增加一個問題:現(xiàn)在日本的生活中還保留了中國唐朝的哪些習俗?
【導入】阿拉伯國家的建立
(1)展示地圖,引導學生讀圖,了解阿拉伯地區(qū)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重要城市及阿拉伯人的社會情況。
(2)請學生思考:為什么在當時的阿拉伯地區(qū)會產生伊斯蘭教?(即伊斯蘭教產生的背景)
六世紀末七世紀初,阿拉伯半島大部分地區(qū)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國家,為了爭奪水源和牧場,部落間相互仇殺。在內部矛盾叢生、商業(yè)連遭破壞、生產停滯和外部勢力入侵的形勢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統(tǒng)一國家。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統(tǒng)一和社會發(fā)展的嚴重障礙,因而伴隨著國家統(tǒng)一的潮流,伊斯蘭教便應運而生了。
(3)關于伊斯蘭教創(chuàng)立的過程及阿拉伯統(tǒng)一的過程,教師首先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整理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動:①創(chuàng)立伊斯蘭教(時間、地點、教義等);②在麥加城傳教失敗;③帶領少數(shù)信徒出走麥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④兵臨麥加城下,最終與麥加貴族達成協(xié)議。從此,麥加成為伊斯蘭教的圣地。
(4)伊斯蘭教的作用
伊斯蘭教的傳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島的統(tǒng)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時,阿拉伯半島已基本統(tǒng)一,統(tǒng)一的阿拉伯國家建立起來。他的繼承者們經過一系列大規(guī)模的征服和擴張,將穆罕默德創(chuàng)立的阿拉伯國家建成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國。
(5)教師還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伊斯蘭教會在阿拉伯統(tǒng)一國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因為:①嚴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統(tǒng)一國家的政治要求?!俺怖?別無神靈。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這種一神教的信仰,極力貶低各部落在分裂狀態(tài)下傳統(tǒng)信仰的神,目的是以一神教代替多神教,反映了阿拉伯貴族統(tǒng)一國家的政治要求。它為建立統(tǒng)一的阿拉伯國家奠定了政治基礎。②伊斯蘭教是一種宗教、行政、軍事三位一體的組織,這種組織為統(tǒng)一國家的形成提供了組織形式。
【活動】課堂總結
課后小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尋訪了古代的“日出之國”(日本)與“新月之鄉(xiāng)”(阿拉伯),這兩個國家與地區(qū)在當今的世界政治和經濟生活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