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酸堿鹽知識點
同學們喜歡學習化學的嗎?初三化學酸堿鹽知識點有哪些?咱們一起來看看以及了解下吧!那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某跞瘜W酸堿鹽知識點(整理),歡迎參閱呀!
初三化學酸堿鹽知識點(整理)
一、概念:
1、 酸的組成——氫離子+酸根離子
2、 堿的組成——金屬離子+氫氧根離子
3、 鹽的組成——金屬離子+酸根離子
4、 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互相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叫做復分解反應。ab+cd=ad+cb
5、 稀釋濃硫酸的方法——一定要把濃硫酸沿著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斷攪動,使產生的熱量迅速地擴散,切不可把水倒入濃硫酸里。
6、 中和反應——酸跟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做中和反應。
二、熟記常見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口訣:
(正價)一氫鉀鈉銀,二鈣鎂鋇鋅,三鋁、四硅、五氮磷。
(負價)負一價:氟、氯、溴、碘;
負二價:氧和硫。
(可變正價):一二銅汞,二三鐵,二四碳,四六硫。
(原子團的化合價
負一價:氫氧根(oh),硝酸根(no3),氯酸根(clo3),高錳酸根(mno4);
負二價:硫酸根(so4),碳酸根(co3),亞硫酸根(so3),錳酸根(mno4);
負三價:磷酸根(po4);
正一價:銨根(nh4)。
三、熟記下列反應方程式:
(一)酸的性質(1)與指示劑反應 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無色酚酞試液不變色。
(2)酸 + 堿 = 鹽 + 水。
(3)酸 + 某些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4)酸 + 活潑金屬 = 鹽 + 氫氣。
(5)酸 + 鹽 = 新鹽 + 新酸。
1、 鋅跟稀鹽酸反應: zn + 2hcl = zncl2 + h2 ↑ 有氣泡產生,鋅粒逐漸減少。
2、 鋅跟稀硫酸反應: zn + h2so4 = znso4 + h2 ↑
3、 鐵跟稀鹽酸反應: fe + 2hcl = fecl2 + h2 ↑ 有氣泡產生,鐵逐漸減少,
4、 鐵跟稀硫酸反應: fe + h2so4 =feso4 + h2 ↑ 溶液變成淺綠色。
5、 鐵銹跟稀鹽酸反應:fe2o3 +6hcl = 2fecl3 + 3h2o 紅色鐵銹逐漸消失,
6、 鐵銹跟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溶液變成黃色
7、 氧化銅跟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cucl2 +h2o 黑色氧化銅逐漸消失,
8、 氧化銅跟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溶液變成藍色。
(二)堿的性質:(1)堿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無色酚酞試液變紅色。
(2)堿 + 多數(shù)非金屬氧化物 = 鹽 + 水
(3)堿 + 酸 = 鹽 + 水
(4)堿+某些鹽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堿
1、 氫氧化鈉跟二氧化碳反應:2naoh + co2 = na2co3 + h2o
2、 氫氧化鈉跟二氧化硫反應:2naoh + so2 = na2so3 + h2o
3、 氫氧化鈉跟三氧化硫反應: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 氫氧化鈣跟二氧化碳反應:ca(oh)2 + co2 = caco3↓ + h2o 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5、 氫氧化鈉跟稀硫酸反應: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
6、 氫氧化鈉跟稀鹽酸反應:naoh + hcl = nacl + h2o
7、 生石灰跟水反應:cao + h2o =ca(oh)2
(三)鹽的性質:(1)鹽 + 某些金屬=另一種鹽 + 另一種金屬。
(2)鹽 + 某些酸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酸。
(3)鹽 + 某些堿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堿
(4)鹽 + 某些鹽 = 另一種鹽 + 另一種鹽
1、 硫酸銅溶液跟鐵反應:cuso4 + fe = znso4 +fe 鐵表面覆蓋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淺綠色
2、 碳酸鈉跟鹽酸反應:na2co3 + 2hcl = 2nacl +h2o +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3、 碳酸氫鈉跟鹽酸反應:nahco3 + hcl = nacl +h2o + 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4、 石灰石跟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h2o +co2↑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減少
5、 硝酸銀跟稀鹽酸反應:agno3 + hcl = agcl↓ +hno3 有白色沉淀產生
6、 氯化鋇跟稀硫酸反應: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有白色沉淀產生
7、 氫氧化鈣根碳酸鈉溶液反應: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有白色沉淀產生
8、 硝酸銀溶液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gno3 + nacl = agcl↓ + nano3有白色沉淀產生
9、 氯化鋇溶液跟硫酸鈉溶液反應:bacl2 + na2so4 = 2nacl + baso4↓有白色沉淀產生
四、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五、溶解性表:
(1) 大多數(shù)酸可溶(hcl、hno3、h2co3有揮發(fā)性、濃h2so4有吸水性。)
(2) 堿的溶解性:鉀、鈉、鋇、銨溶、鈣微溶,其余堿 全不溶。
(3) 鹽的溶解性:
鉀、鈉、銨、硝四鹽溶。
氯化物除agcl不溶外,其余全溶。
硫酸鹽除baso4不溶,ag2so4、caso4微溶外,其余全溶。
碳酸鹽除鉀、鈉、銨鹽全溶、mgco3微外,其余全不溶。
六、反應條件:
1、 復分解反應的條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析出,或有氣體放出,或有水生成
2、 金屬跟酸反應的條件——
(1)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金屬要排在氫前。
(2) 濃硫酸、硝酸跟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
(3) 鐵發(fā)生置換反應時,生成+2價的鐵的化合物。
3、 金屬跟鹽反應的條件——
(1)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單質的金屬要比鹽中金屬活潑。
(2)反應物中的鹽要可溶。
(3)k、ca、na、ba等金屬跟鹽反應不能生成另一種鹽和另一種金屬。
4、 鹽跟鹽反應的條件——反應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
5、 鹽跟堿反應的條件——反應物都要可溶,生成物要有沉淀或氣體。
七、熟記常見物質的俗稱和化學式:
生石灰—— cao 熟石灰——ca(oh)2 石灰石、大理石—— caco3
食鹽——nacl 火堿、燒堿、苛性鈉—— naoh 純堿、蘇打——na2co3
小蘇打—— nahco3 鐵銹、赤鐵礦——fe2o3 赤鐵礦—— fe3o4
金剛石、石墨—— c 干冰——co2 冰—— h2o
天然氣(甲烷)——ch4 酒精(乙醇)—— c2h5oh 醋酸(乙酸)——ch3cooh
八、熟記常見物質的顏色:
紅色的固體——cu、fe2o3 、p(紅磷)
黑色的固體——c、cuo、fe3o4、feo、mno2
白色的固體——kclo3、p2o5、p(白磷)、cuso4(無水硫酸銅)、kcl、nacl等
暗紫色的固體——kmno4 黃色的固體—— s
藍色的固體——cuso4?5h2o 藍色絮狀沉淀——cu(oh)2
紅褐色絮狀沉淀——fe(oh)3 常見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溶于酸并放出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鹽的沉淀
溶于酸但不產生氣體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堿的沉淀
藍色的溶液—— cuso4、cucl2、cu(no3)2等含cu2+溶液
淺綠色的溶液——feso4、fecl2等含fe2+溶液
黃色的溶液——fecl3、fe2(so4)3、fe(no3)3等含fe3+溶液
九、物質的檢驗和鑒別:
1、 檢驗稀鹽酸(或cl-)——取少量待檢液體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
2、 檢驗稀硫酸(或so42-)——取少量待檢液體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bacl2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產生。
3、 檢驗co32-——取少量待檢液體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幾滴稀hcl,有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產生。
4、 檢驗nh4+——取少量待檢物于潔凈的試管中,滴入適量naoh溶液并加熱,有使?jié)竦募t色石蕊試紙變成藍色的氣體產生。
5、 鑒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分別取少量待檢液體于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各滴入幾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溶液是稀硫酸,無現(xiàn)象產生的原溶液是稀鹽酸。
6、 鑒別ca(oh)2和naoh溶液——分別取少量待檢液體于兩支潔凈的試管中,分別通入co2氣體(或各滴入幾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原溶液是ca(oh)2,無現(xiàn)象產生的原溶液是naoh。
◎補充下列反應方程式:
1、 氫氧化銅跟稀鹽酸反應: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藍色沉淀消失
2、 氫氧化銅跟稀硫酸反應: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變成藍色溶液
3、 氫氧化鈉跟硫酸銅溶液反應:2naoh + cuso4 = na2so4 + cu(oh)2 ↓ 有藍色沉淀產生
4、 氫氧化鈉跟氯化鐵溶液反應:3naoh + fecl3 = fe(oh)3↓ +3nacl 有紅褐色沉淀產生
◎判斷溶液的酸堿性——用指示劑,溶液的酸堿度——用ph來表示。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中性 ← 酸性增強 堿性增強 →
紫色石蕊 無色酚酞
ph<7為酸性 顯紅色 顯無色
ph=7為中性 顯紫色 顯紅色
ph>7為堿性 顯藍色 顯紅色
◎干燥劑的選擇:
1、濃硫酸可干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
中性氣體(如:h2、o2、n2、co)
※不能干燥堿性氣體(如:nh3)
2、氫氧化鈉固體、生石灰、堿石灰可干燥:堿性氣體(如:nh3)
中性氣體(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氣體(如:co2、so2、so3、no2、hcl、)
3、無水硫酸銅固體遇水由白色變藍色,可檢驗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氣。
一些知識點
單質:非惰性氣體一般由兩個原子組成: f2,o2,h2,cl2
惰性氣體一般由一個原子組成:he,ne,ar,kr,xe
化合物: 氫化物居多:h2s,hcl,h3p,hf,hbr,hi
初三上冊化學知識點總結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一、原子的構成
(1)原子結構示意圖的認識
(2)在原子中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核外電子數(shù)
(3)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三決定:
決定元素化學性質:最外層電子數(shù)
決定元素種類:質子數(shù)(核電荷數(shù))
決定原子的質量:原子核
(5)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shù)+中子數(shù)
說明:
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同其化學性質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2)
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同其化學性質有可能相似(He,Ne均為穩(wěn)定結構)
2、元素
(1)定義: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注意:
__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qū)別:質子數(shù)不同
__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如由O2、O3組成的混合物或金剛石與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號——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大寫
a、書寫方法:
b、意義
(1)表示某種元素,如:O氧元素
(2)表示該種元素的一個原子如:O一個氧原子
注意:
__有些元素符號還可表示一種單質如Fe、He 、C 、Si
__在元素符號前加上數(shù)字后只能有微觀意義,沒有宏觀意義,如3O:只表示3個氧原子
c、有關元素周期表
__發(fā) 現(xiàn):門捷列夫
__排列依據(jù)
(1)7橫行(7個周期):各周期電子層數(shù)相同,核電荷數(shù)逐漸增加
(2)18縱行(16族):各族最電外層電數(shù)相同,電子層數(shù)逐漸增加(化學性質相似)
__注:原子序數(shù)=質子數(shù)
d、分類:
金屬元素:如Mg、Al,最外層電子數(shù)特點:<4
非金屬元素:如N、C,最外層電子數(shù)特點:≥4
稀有氣體元素:如He、Ne.最外層電子數(shù)特點:2或8
e、元素之最:地殼:O、Si、Al、Fe 細胞:O、C、H
3、離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1)表示方法及意義:如Fe3+ :一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正電荷
(2)離子結構示意圖的認識
注意:與原子示意圖的區(qū)別:質子數(shù)=電子數(shù)則為原子結構示意圖
(3)與原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二、物質的組成的表示:
1、化合價
a、寫法及意義:Mg:鎂元素化合價為+2價 MgCl2:氯化鎂中鎂元素化合價為+2價
b、幾種數(shù)字的含義
Fe2+ 每個亞鐵離子帶兩個單位正電荷 3 Fe2+:3個亞鐵離子
2H2O 兩個水分子,每個水分子含有2個氫原子
c、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shù)和為零
d、化合價是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時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所以單質分子中元素化合價為0
2、化學式
(1)寫法:
a單質:金屬、稀有氣體及大多數(shù)固態(tài)非金屬通常用元素符號表示它們的化學式;而氧氣、氫氣、氮氣、氯氣等非金屬氣體的分子由兩個原子構成,其化學式表示為O2、H2、N2、Cl2 。
b化合物:正價在前,負價在后(NH3,CH4除外)
(2)意義:如化學式H2O的意義:4點 化學式Fe的意義:3點
(3)計算:
a、計算相對分子質量=各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和
b、計算物質組成元素的質量比: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shù)之比
c、計算物質中某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
怎么讓化學知識更加有條理
1、梳理知識樹形圖
教科書上涉及的知識點是出題的藍本,一張好的試卷會覆蓋到每個章節(jié)每個知識點的考察,只要能梳理好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點考點,并熟練掌握對應的方法技巧,高分自然很輕松。
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課上的筆記,先列出章節(jié)大標題再慢慢補全每一個知識點,最后總結每個知識點對應的方法和技巧。平時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堅持總結梳理,會消化吸收得更好。
2、公式、定理歸納整理再記憶
期末考試不同于平時考試,將考察學生一整個學期的學習情況,涉及到的知識點、定理、公式會非常多。而在理科類科目上,公式、定理是一切計算和做題的基礎。所以一定要自己動手整理歸納,結合題目集中記憶!
3、基礎計算練習
計算作為理科的基礎,本就應當?shù)玫阶畲蟮闹匾?。但每次考試都會聽到孩子們討論又因為哪里算錯數(shù)、哪里寫錯符號等原因丟分……重視基礎練習,提高計算能力和正確率不僅減少丟分,更能在考場上爭取更多時間去思考各種壓軸難題。
4、綜合和模擬
如果平時沒有接觸過壓軸題難度,在考場上解決出來的可能就很渺茫。建議大家考前選擇一些綜合練習,熟悉綜合題的出題套路、難度及了解對策。
學生化學基礎差怎么辦
1、重視實驗,牢記方程式。
化學的實驗性非常強,如果不知道什么是氧化還原反應、不知道如何制取氧氣,不知道化學實驗的具體步驟和實驗工具,那么初中化學就沒有學好,因此化學實驗是我們期末復習的重點。此外,還要記住在實驗中用到的化學方程式。這通常是考試必考內容。
2、化學復習要從“兩基”開始。
“兩基”就是基礎知識、基本操作,隨著教程的變動,“兩基”成為了學生期末考試的重點,期末考試中,有近70%的的分值都是從課本上得來的,只不過是變一下形,換一種思路,有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回歸課本,打牢基礎才是化學期末復習的正確方向。
3、對需要背誦的內容要加強記憶
化學可以說是理科里面的文科,需要背誦的知識非常的多,從每一種物質到每一個反應,從每一個實驗到每一個原理,都需要我們記性背誦記憶,因此,在期末的最后階段一定要熟悉曾經背誦過的知識,便于在考試中的熟練運用。
4、用好課堂筆記和錯題本
課堂筆記記錄了老師講解的整個過程,記錄了我們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錯題本則記錄了我們犯過的所有錯誤,將這兩者結合起來加以復習,會大大提升我們的復習效率,減少復習時間,這也證明了了不少人厭煩的課堂筆記和錯題本在關鍵時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學好化學的四個關鍵步驟是什么
第一,熟記基本的知識內容
應熟記的內容包括一些與化學相關的生活常識,部分方程式,物質的顏色、狀態(tài)等。林世偉說,這些內容應該在平時的學習中逐漸積累,比如看書,或做練習遇到的時候,就應有意識地關注它,久而久之就會記住了。另外,還有一些內容可以采用口訣記憶或關鍵詞記憶,如:化學反應平衡有4個關鍵字(等、定、動、變)。
第二,熟悉重要的化學實驗和化學工藝流程
在書本中的實驗、流程,都綜合了多個知識點,如:實驗室制取氯氣,工業(yè)制硫酸,制備乙酸乙酯……因此,林世偉建議同學們不僅要記住實驗的整個過程,還要知道各個化學儀器的作用和除雜、干燥、尾氣處理的方法。在了解了書本的基本實驗后,對于以后遇到的實驗題、流程題,才能進行類比遷移。
第三,適當練習補缺補漏
可以做一本“錯題集”,將自己做錯的,有價值的題目,記錄下來,寫明錯因和正解,時時翻閱,理解透徹。在練習中,逐步了解、形成一定的化學思維方式,如:對于推斷題,馬上聯(lián)想到相關知識點;對于工業(yè)流程題,注意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對于物構題,則注重理論分析和類比推理等等。
第四,建立自己的知識網(wǎng)
在每學習一個階段后,最好自己梳理相應的知識點,建立自己的知識網(wǎng),而不要依賴現(xiàn)成的知識網(wǎng),對于不清楚的知識點,在自己無法獨立解決時要及時請教老師或同學,避免留下知識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