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學元素知識點
要講起化學學科,初三化學元素知識點又有哪些的呢?小伙伴們可有了解過?不妨一起來關注下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某跞瘜W元素知識點筆記,歡迎參閱呀!
初三化學元素知識點筆記
1. 碳的幾種單質
(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制鉆石、刻劃玻璃、鉆探機的鉆頭等。
(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潤滑性??捎糜谥沏U筆芯、干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2. 單質碳的化學性質:
單質碳的物理性質各異,而各種單質碳的化學性質卻相同!
(1)常溫下的穩(wěn)定性。
(2)可燃性:
完全燃燒(氧氣充足),生成CO2;
不完全燃燒(氧氣不充足),生成CO。
(3)還原性:C+2CuO ═ 2Cu+CO2↑(置換反應)
應用:冶金工業(yè)
現(xiàn)象:黑色粉末逐漸變成光亮紅色,石灰水變渾濁。
2Fe2O3+3C ═ 4Fe+3CO2↑
3. 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① 原理: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
CaCO3+2HCl ═ CaCl2+H2O+CO2↑
② 選用固液不加熱裝置
③ 氣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④ 驗證方法:將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變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驗滿方法:用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則已集滿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的工業(yè)制法:
煅燒石灰石: CaCO3 ═ 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應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4. 二氧化碳的性質
(1)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干冰。
(2)化學性質:
① 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② 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 ═H2O+ CO2↑。碳酸不穩(wěn)定,易分解。
③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CO2+Ca(OH)2 ═ CaCO3↓+H2O 。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④ 與灼熱的碳反應:
C+CO2 ═ 2CO(吸熱反應)
(3)用途:滅火
原理:Na2CO3+2HCl ═ 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又利用其化學性質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
初中化學元素表口訣大全
1口訣一
一家請驢腳拿銀,(一價氫氯鉀鈉銀)???
二家羊蓋美背心。(二價氧鈣鎂鋇鋅)?
一價氫氯鉀鈉銀?二價氧鈣鋇鎂鋅???
三鋁四硅五價磷?二三鐵、二四碳???
一至五價都有氮?銅汞二價最常見???
正一銅氫鉀鈉銀?正二銅鎂鈣鋇鋅???
三鋁四硅四六硫?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鐵?二四六七錳為正???
碳有正四與正二 再把負價牢記心???
負一溴碘與氟氯?負二氧硫三氮磷?
2口訣二
把五個元素分成一組來背誦。
HHeLiBeB(氫氦鋰鈹硼)
CNOFNe(碳氮氧氟氖)
NaMgAlSiP(鈉鎂鋁硅磷)
SClArKCa(硫氯氬鉀鈣)
ScTiVCrMn(鈧鈦釩鉻錳)
FeCoNiCuZn(鐵鈷鎳銅鋅)
初中化學元素符號的快速記憶方法
一、拼音法
鈉(Na)、鋇(Ba)、氟(F)、鎢(W)、鋰(Li):這些元素名稱的漢語拼音與該元素的元素符號相似。
如鈉元素(Na),“鈉”的漢語拼音為nà;
鋇元素(Ba),“鋇”的讀音由漢語拼音“b”的發(fā)音與英語字母“a”的發(fā)音拼成;
氟元素(F),“氟”的讀音的聲母為“f”,
鎢元素(W),“鎢”的漢語拼音的聲母為“w”;
鋰元素(Li),“鋰”的漢語拼音為“l(fā)ǐ”.
二、形象法
有些元素的元素符號可采用形象的方法記憶.
鎢元素(W),可以聯(lián)想白熾燈內(nèi)的鎢絲,酷似“W”形;
硫元素(S),可以聯(lián)想起彎彎曲曲的小溪中的流水,形如“S”狀;
氧元素(O),可以聯(lián)想圓圓的太陽形狀;
鉀元素(K),可以聯(lián)想到剪指甲時張開的剪刀的形狀.
三、諧音法
如金元素(Au),可以設想這樣的情景:有人突然看到地上有一塊金光閃閃的金子,他一定會情不自禁地發(fā)出“哎喲”的驚嘆聲,這“哎喲”的發(fā)音不正是英文字母“Au”的發(fā)音嗎?
四、韻語法
①按字母對比記憶法.
“A”開頭,金銀鋁氬,
“B”字開頭鋇和溴,鈣銅碳氯先寫“C”,
“M”領頭錳和鎂.
常用元素符號按英文字母順序對比記憶:
A:Ag(銀)、Al(鋁)、Ar(氬)、Au(金).
B:Be(鈹)、B(硼)、Ba(鋇).
C:C(碳)、Cl(氯)、Ca(鈣)、Cu(銅).
F:F(氟)
H:H(氫)、He(氦)、Hg(汞).
I:I(碘).
K:K(鉀).
L:Li(鋰).
M:Mg(鎂)、Mn(錳).
N:N(氮)、Na(鈉)、Ne(氖).
O:O(氧).
P:P(磷)、Pb(鉛).
S:S(硫)、Si(硅).
W:W(鎢).
Z:Zn(鋅).
②前二十種元素五個一組記憶法.
氫(H)氦(He)鋰(Li)鈹(Be)硼(B),
碳(C)氮(N)氧(O)氟(F)氖(Ne),
鈉(Na)鎂(Mg)鋁(Al)硅(Si)磷(P),
硫(S)氯(Cl)氬(Ar)鉀(K)鈣(Ca).
元素名稱 元素符號
氫、氦、鋰、鈹、硼,H、He、Li、Be、B,
碳、氮、氧、氟、氖;C、N、O、F、Ne;
鈉、鎂、鋁、硅、磷,Na、Mg、Al、Si、P,
硫、氯、氬、鉀、鈣;S、Cl、Ar、K、Ca;
錳、鐵、溴、銅、鋅,Mn、Fe、Br、Cu、Zn,
銀、碘、鋇、鎢、金.Ag、I、Ba、W、Au.
其三:金屬活動順序表(也便于以后應用).
鉀(K)鈣(Ca)鈉(Na)鎂(Mg)鋁(Al),
鋅(Zn)鐵(Fe)錫(Sn)鉛(Pb)氫(H),
銅(Cu)汞(Hg)銀(Ag)鉑(Pt)金(Au).
五、聯(lián)想記憶法.
碳元素符號:C 英文單詞Coke(可樂) 是碳酸飲料 所以碳---C
銅元素符號:Cu 人體中如果有大量銅元素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要對銅元素說:“see you” 諧音Cu
硅元素符號:Si 龜很長壽 所以不死 “死”讀作“Si”
氧元素符號:O 人要呼吸氧氣才能生存,“O”就像人張嘴呼吸
硫元素符號:S 硫的諧音“流”,S 就像流水
氦元素 符號:He 氖元素 符號:Ne 拼音“hai” “nai”
氮元素符號:N 氮氣被認為是無用的氣體 “沒有”英文“No” 所以氮元素是“N”
氫元素符號:H 氫氣密度很小,很輕,常做成氫氣球往上升符號“H”就像一個梯子,讓你往上爬
鈣元素 符號:Ca 聯(lián)想“Ca”鍋鈣
鉀元素符號:K 甲乙丙丁中甲排行老大 是king 所以是“K”
錳元素 符號:Mn 猛男(Meng nan)
鎂元素 符號:Mg 美麗的女孩 Mei girl
銅元素 符號:Cu 銅生銹變成青綠色感覺酸酸的,象醋(Cu)
鋁元素 符號:Al 過量鋁元素對人體有害可能會導致老年癡呆癥 不能“Al”—“安老”
磷元素 符號:P 磷片“P”
鋇元素符號:Ba 鋇是寶貝 “Baby”
鋅元素 符號:Zn 鋅元素對大腦發(fā)育有利,所以補充鋅元素是“長腦—Zhang
nao”即“Zn”
銀元素 符號:Ag 即“Angel”
汞元素 符號:Hg 喝汞“He gong”
六、分散記憶法
對于課本中給出的常見元素的符號,如果集中在一節(jié)課里,記憶密度過大,難以全部識記.結合前面內(nèi)容的滲透,若將它們按各自特點用上述方法分散識記,每次記幾個,則可大大降低識記的難度.
還可以自制元素撲克牌,在卡片的正面寫上兩三個元素符號、背面寫上相應的元素名稱.每天記憶幾個,同學之間相互提問,比賽記憶,相信很快就能記住了.
化學復習的13個好習慣是什么
1、準備紅、黑雙色筆,黑筆獨立完成練習;紅筆糾錯、記錄老師的點評與拓展。
2、準備一個小夾子,夾化學試卷、講義材料,并按時間順序排列。
3、筆記本記錄知識歸類、規(guī)律等內(nèi)容時要適當“留白”,以便補充內(nèi)容。
4、每次考試前瀏覽筆記本、錯題集、試卷等。
5、識、記是學好化學的前提條件。
6、實驗大題歷來高考得分低,復習中要特別注重化學用語規(guī)范、精煉、準確,學會分析圖表、數(shù)據(jù),并運用于解題。
7、不同章節(jié)的復習方法會有所不同,但不論復習什么內(nèi)容都要求課前做好預習。
8、回歸課本,重溫重難點;拓展歸納,知識前后銜接;課后精練,培養(yǎng)解題能力。
9、高三化學復習必須堅持三到位:即基礎知識到位、邏輯思維到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到位。
10、老師講完每一節(jié)課,要及時獨立完成鞏固練習并及時糾錯。
11、切忌做一題校對一次答案或對著答案來完成練習。
12、不會做的題弄懂后建議你再教會1-2位同學,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說明你真正弄懂了。
13、重視每次練習、考試所犯的錯誤,這就是你的知識“盲點”或薄弱環(huán)節(jié)。
如何讓化學實驗課更有效果
1、明確每個實驗的目的
不管是課內(nèi)實驗還是課外實驗,做題也好,復習也好,不要急著去看實驗怎么做,第一步一定要明確實驗目的是什么。是為了合成某種物質?還是為了除去雜質?還是為了檢驗物質的某個性質?只有知道實驗到底要做什么之后,再去看每一步的操作才會顯得有理有據(jù),自己就會明白每一步的目的是在干什么。
2、牢記操作細節(jié)
這一建議是針對課內(nèi)一些??紝嶒灥摹TS多實驗考題反復考察的就是那么幾個細節(jié)操作,而不是要你復述整個實驗是怎么做的。所以,比如焰色反應中用鐵絲不用玻璃棒、提純實驗中的加料順序等,這些??嫉牟僮骷毠?jié)在平時題目、老師上課時肯定都會多次出現(xiàn),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兩個方面:①記住正確的答案是什么;②清楚為什么這么做才正確。
3、反過頭去聯(lián)系理論知識
所有實驗操作,都可以用理論知識去解釋。比如為什么硫酸將醇脫水的反應溫度不能過低不能過高?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聯(lián)系到這個反應本身需要的條件以及溫度過高會發(fā)生副反應。這樣子我們就可以根據(jù)理論知識去解釋實驗現(xiàn)象,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反推理論上它有的性質。所以,希望同學們千萬不要把實驗與理論割裂開,這兩部分在化學中一定是相輔相成的。
學習好化學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預習
預習時要注意全面地預習一節(jié)教材,把握一節(jié)書的整體內(nèi)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初步整體印象,初步了解將要學習課程的基本內(nèi)容和思路,鞏固原有的相關知識和概念。這樣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主動性,提高自己對初三化學的興趣。
二、聽講
在學習初三化學時一定要注意聽講,在聽講是要做到以下幾點:
1、集中注意力:能不能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是決定學習效率的關鍵。
2、應勤于思考:僅僅把初三化學的學習重點放倒聽上是不對的。在學習時不僅要聽,還要積極思考、學會思考。這樣學習效果可以實現(xiàn)質的飛躍。
3、注意老師的思路和方法:在初三化學的學習過程中,不要只記住每個問題的結果,還要注意老師解題時的辦法、思路。在通過總結,培養(yǎng)出屬于自己的解題辦法。
4、養(yǎng)成先聽后記的習慣:有些同學在進行初三化學的學習時,邊聽邊記,掃質的結果就是內(nèi)容沒記住,知識沒聽到。應該是先聽講,然后在課后再進行整理。講老師講的內(nèi)容進行消化、理解、轉變?yōu)樽约旱闹R。
三、復習
復習是知識的鞏固階段,它是使學生溫故知新,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進一步落實課本知識為自己知識的過程。。復習是一次再學習的過程,是對所學知識進行再加工和提高的過程。復習時要思考知識掌握的程度,要多思考幾個為什么,要做到理解透徹,熟練運用。
四、作業(yè)
學生可以通過做作業(yè)的方法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檢測,查缺補漏,自己把做錯的知識進行整理,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記錄下來,在第二天詢問老師,得到答案。
化學“五步學習法”簡介
1.“觀”
即觀察,觀察一般應遵循“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后”的順序進行,反應前觀察反應物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產(chǎn)生的各種現(xiàn)象;反應中觀察反應條件及反應過程中的各種現(xiàn)象;反應后觀察生成物的顏色、狀態(tài)、氣味。
最后針對觀察到的各種現(xiàn)象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概括,得出科學結論,觀察后要用最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達到理解、掌握知識的目的。
2.“動”
“動”即積極動手實驗。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驗”,親自動手實驗不僅能培養(yǎng)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們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鞏固,成倍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實驗室制氧氣的原理和操作步驟,動手實驗比只憑看老師做和自己硬記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
做實驗前一定要了解,最后認真分析,分析實驗結果和結論。
3.“記”
化學在同學們腦中;“記’即記憶。與數(shù)學、物理相比較,“記憶”對化學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學化學的最基本方法,離開了“記憶”談其他就成為一句空話。這是因為:
(1)化學本身有著獨特“語言系統(tǒng)”──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對這些化學用語的熟練掌握是化學入門的首要任務,而其中大多數(shù)必須記憶;
(2)一些物質的性質、制取、用途等也必須記憶才能掌握它們的規(guī)律。
4.“思”
化學在同學們的思辨中;“思”指勤于動腦。即多分析、思考。
要善于從個別想到一般,從現(xiàn)象想到本質、從特殊想到規(guī)律,上課要動口、動手,主要是動腦,想“為什么”想“怎么辦”?
多想、深想、獨立想,就是會想。只有會想,才能想會了。初三從感性的認識走向了理性思維,初二初三正是這樣的轉變時期,理性思維能力不夠,我們應該在這時,還沒到來的初三時,反思自己,我們應該成熟了,學習是終生的,帶有思考和分析怎么學習?每天都問自己27個為什么,很多東西都會有新的智慧,從無知的狀態(tài)走出來,變成一個有知的人。
5.“練”
“練”即保證做一定的課內(nèi)練習和課外練習題。
它是應用所學知識的一種書面形式,只有通過應用才能更好地鞏固知識、掌握知識,并能檢驗出自己學習中的某些不足,使自己取得更好成績。
不要拿題海戰(zhàn)術給自己找借口,練習是必須的一定的題量是必須的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越,如果不練習,那么化學絕對學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