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祛濕方法及注意事項
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后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個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則是末伏(10天),隨后季節(jié)變化開始進入秋季。下面是小編收集推薦的三伏天祛濕方法及注意事項,歡迎閱讀參考。
三伏天去濕氣最好的方法
1、防濕健脾胃
要注意對脾胃的保養(yǎng),脾胃虛的人少喝冷飲、少吃涼菜,注意肚臍不要受涼。三伏天是消化道疾病多發(fā)的時節(jié),在飲食要改變飲食不節(jié),飲食不潔,飲食偏嗜的不良習慣,冷飲冷食不宜過多,一切都應以適量為宜。
2、溫水泡腳
睡前用40℃溫水泡腳,可祛濕,還能提高睡眠質量。還可以刻意出些汗,讓濕氣隨著汗水散發(fā)出去。
3、保證良好的睡眠
充足高質量的睡眠有助機體自我修復,是保證機體良好運轉的基礎,是天然的祛濕藥。應當順應天時,宜晚睡早起,但晚上最好不要晚于11點入睡,中午需要午睡,但不宜超過一小時,還要切記貪涼,忌在溫度很低的空調屋或潮濕的地上睡覺,也不可迎窗而睡。
4、多喝姜茶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姜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姜性辛溫,有散寒發(fā)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喝姜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而夏天是最適宜喝姜茶的季節(jié)。
5、常運動
防濕、祛濕的最佳運動方式是輕微的活動四肢,使身體的陽氣慢慢的恢復,濕氣逐漸散去,但不可大運動出大汗。
6、吃健脾化濕的食物
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術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濕之效。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濕功效卻一般。
7、汗蒸
人吃五谷雜糧,身體里面難免會沉淀一些毒素,時間長了容易引起身體疾病,三伏天的時候身體毛孔是打開的,這個時候去汗蒸可以加速身體的代謝速度,對于身體濕氣的排出也很有好處。
8、三伏貼
三伏貼的主要成分是中藥材,還都是熱性材料,有活絡經脈的作用,三伏天的時候貼一個三伏貼可以幫助身體積蓄陽氣,避免冬天寒冷的時候身體陽氣不足而被寒氣所傷,還能促進身體濕氣的排出。
9、吃姜
冬天的時候天氣寒冷,身體新陳代謝減慢,體內聚集的病氣也比較多,而三伏天的時候,身體是毛孔是打開的,有利于進行身體排毒,如果此時吃姜可以溫中養(yǎng)氣、幫助身體散發(fā)寒氣、保養(yǎng)身體。
10、艾灸
艾葉是中藥中的性溫材料,三伏天的時候氣候炎熱,身體毛孔都是張開的,做艾灸可以將身體中的濕寒之氣給排出體外,對于濕氣重的人來說,夏天做艾灸是再好不過的祛濕手段。
11、拔罐
拔罐可以將毛孔打開,將身體中的濕寒之氣通過負壓吸附出來,身體濕氣重的,三伏天的時候可以去中醫(yī)館進行拔罐,拔除濕寒之氣,讓局部經脈通暢起來,讓身體姿態(tài)更加年輕。
三伏天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
1、三伏天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之防曬防中暑
三伏天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溫度特別高,尤其是中午的時候,預防中暑是重中之重。營養(yǎng)學專家提醒:當最高氣溫超過30°了,人就要減少運動量,不要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并保持充足的飲水。三伏天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
上午十點到下午三四點,紫外線指數最高,容易中暑,大家最好在此期間減少戶外活動。要外出的話,要做好相應的防暑措施,如打遮陽傘、戴太陽鏡、涂防曬霜,還可以多補充些淡鹽水和綠豆湯,消暑又補充水分。同時家里還要備著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常規(guī)的防暑藥品。
2、三伏天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之扶陽
夏令三伏,陽氣旺盛,此時人體為了順應天時處于“陽盛于外而虛于內”的境地,腠理開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氣逼人,常常導致人體陽氣宣發(fā)太過而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夏令體質特征,此時如果因為防暑降溫而過度貪涼食冷易致內寒過甚,以至于體內陽氣更衰。
3、三伏天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之冷飲
三伏天人體的陽氣都浮在體表,五臟六腑是寒涼的,此時再吃冰吃雪糕,相當于雪上加霜,尤其是本身寒氣就重的人,再吃就更寒到骨髓了。如果怕熱可以喝常溫的涼白開,樸素又養(yǎng)生。如果堅持一個三伏天不碰冰飲、雪糕,即使不專門去冬病夏治,體內的頑固寒氣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別怕冷、手腳冰涼的人。
三伏天祛濕方法及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 三伏天如何排寒濕
★ 三伏天吃什么好
上一篇:三伏天的養(yǎng)生知識
下一篇:三伏天吃什么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