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學期語文知識點

燁榮0 分享 時間:

書讀的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而當你讀書而思考得越多的時候,你就會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初二上學期語文知識點,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初二上學期語文知識點

初二上學期語文知識點

《己亥雜詩》龔自珍

1、這首詩寫詩人離京的感受,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jié)合,抒發(fā)詩人復雜的感情。

2、請你談談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樣的心志?

3、詩的首句用“白日斜”烘托離愁,像這樣以黃昏落日襯托愁緒的詩句還有: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焙痛揞棥饵S鶴樓》中的“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p>

4、這首詩中“離愁”一詞直接點出了詩人辭官離京時的心境,“浩蕩”一詞則寫出了愁思的無窮無盡。

5、你以前兩句詩中讀出詩人離京時怎樣的心境?

既有失落、傷感和離愁,也有回歸的輕松愉快。

6、說說詩句中“吟鞭”和“落紅”的含義是什么?

“吟鞭”指詩人的馬鞭,“落紅”比喻自己離開官場。

7、在“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中,“落紅”比喻年老辭官的自己;“花”比喻青年人才以及國家。這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為國為民盡最后一份心力的愿望。

8、賞析“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是說落花不是無情的,化作春泥也要守護著新花。這里以落花為喻,移情于物,運用比喻表明詩人的心志,雖然辭官歸鄉(xiāng),但仍然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為了國家和人民,不惜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9、《己亥雜詩》中,詩人從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規(guī)律中得到啟發(fā),富有哲理的句子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0、全詩共寫了哪幾種心境?

(1)離別的憂傷(2)回歸的愉快(3)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11、詩人在詩中是如何表現(xiàn)離愁深重的?

第一句寫離別的憂傷,用“浩蕩”一詞直接表現(xiàn)離愁深重;又用冷色調(diào)的“白日斜”烘托離愁之重。

12、詩的后兩句表達自己對社會、對生活的眷戀深情,讓人聯(lián)想到劉禹錫的“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和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初二上學期語文知識點整理

1. 重點詞語:在日常學習和閱讀中,積累并理解重點詞語。可以借助詞典或與同學討論,理解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2. 寫作手法:掌握各種寫作手法,如對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揚先抑等,并能在自己的寫作中應用這些手法。

3. 閱讀理解:在閱讀文學作品時,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圖,把握文章的主題和重要細節(jié)。特別是在做閱讀題時,要能夠準確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重要細節(jié)。

4. 古詩詞鑒賞:鑒賞古詩詞,需要了解詩詞的基本結(jié)構、韻律和修辭手法,同時要深入理解詩詞中的情感和意境。考試中可能會要求考生鑒賞一首沒有學過的詩詞,因此需要考生平時多讀多練。

5. 議論文寫作:議論文是一種常見的文體,需要用嚴謹?shù)恼Z言論證自己的觀點。在寫作時,要注意論點的明確、論據(jù)的充分和論證的邏輯性。

6. 說明文寫作:說明文需要用簡潔明了的語言闡述事實和觀點,讓讀者理解某個事物或解決某個問題。在寫作時,要注意語言的清晰、準確和條理性。

7. 綜合性學習:初二語文上冊中有很多綜合性學習內(nèi)容,需要考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和其他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些內(nèi)容通常會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進行考查。

8. 名著閱讀:《朝花夕拾》和《昆蟲記》是初二語文上冊推薦的名著閱讀,需要考生深入閱讀并寫出讀書筆記。在考試中,可能會出現(xiàn)與這兩部名著相關的題目。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一、字、詞篇

第一單元

銳不可當(dāng) 業(yè)已(yǐ) 綏(suí)靖(jìng) 閿(wén)鄉(xiāng) 聿(yù) 鄂(è) 豫(yù)

阻遏(è)瘧子(yàozi) 寒噤(jìn) 躥(cuān) 仄(zè)歪(wāi) 張皇(huáng)失措 尖利

能耐 央告 轉(zhuǎn)彎抹角 月明風清 拂(fú)曉 瓦礫(lì) 地窖(jiào) 鞠(jū)躬(gōng)

顫(chàn)巍巍(wēi) 篋(qiè) 贓物 制裁 蕩然無存 納粹(cuì) 肅穆 荒謬(miù) 健忘

第二單元

謀(móu)死 鼴(yǎn)鼠 切切(qiè)察察(chá) 絮(xù)說 順順流流 辟(pì)頭 萇(cháng) 浯(wú) 震悚(sǒng) 干戚 圖贊 懿(yì) 皋(gāo) 駭(hài) 擄(lǔ) 瘡(chuāng)疤(bā)

詰(jié)問 渴慕(mù) 疏懶 霹(pī)靂(lì) 孤孀(shuāng) 差(chāi)使 狼籍 簌簌(sù) 典質(zhì) 慘淡 賦閑 勾留 迂(yū) 蹣(pán)跚(shān) 拭(shì)擦 頹(tuí)唐 觸目傷懷

瑣屑 情郁(yù)于中 大去 交卸(xiè) 凹凼(dàng) 尷(gān)尬 (gà) 煩躁 微不足道

大庭廣眾 楊絳(jiàng) 塌(tā)敗 默存 傴(yǔ) 翳(yì) 滯(zhì)笨 愧(kuì)怍(zuò)

攥(zuàn) 荒僻(pì) 取締(dì) 骷髏 克扣 接濟(jì) 唏(xī)噓(xū) 稀罕 噩(è)耗 呵斥 焦灼(zhuó) 伎(jì)倆(liǎng) 顛(diān)沛(pèi) 吊(diào)唁(yàn) 文縐縐(zhōu)

長途跋涉 窮愁潦倒 風塵苦旅 雞零狗碎 低眉順眼 連聲諾諾 生死禍福

第三單元

酈(lì)道元 勻稱(chèn) 僉(qiān) 惟妙惟肖(xiào) 雄跨 雄姿 殘損 古樸 推崇

巧妙絕倫 剎(chà)那 駐(zhù)足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美感 史詩 軒(xuān)榭(xiè) 胸中有丘壑(hè) 嶙(lín)峋(xún) 廣漆(qī) 敗筆 鏤空(lōu) 薔薇 因地制宜

重巒疊嶂(zhàng) 斗拱額枋(fāng) 藻井 御(yù)道 磬(qìng) 鎏(liú)金 雍(yōng)正 攢(zǎn) 鱉(biē)頭 琉璃 蟠(pán)龍 中軸線 金鑾殿 天井 傖(cāng)俗 得體 屏風 納涼 帷幕 緩沖 造型 雅俗之分

第四單元

竺(zhú)可楨(zhēn) 孕育 翩(piān)然 銷聲匿(nì)跡 風雪載(zài)途 農(nóng)諺 榆葉 連翹衰草連天 周而復始 草長鶯飛 蟾蜍 鄞(yín) 囊(náng) 克隆 繁衍 胚胎 鱗片

脊(jǐ)椎 (zhuī) 兩棲(qī) 相安無事 鳥臀(tún)目 恐龍 銥(yī) 潮汐

褶(zhě)皺(zhòu) 核磁共振 遺骸(hái) 劫難(nàn) 致密 追溯(sù) 天衣無縫 物種 歸咎(jiù) 藩(fān)籬 嘯 (xiào)聚山林 失衡 棲(qī)息 監(jiān)控 在劫難逃 五彩斑斕 束手無策 物競天擇 無動于衷 潛(qián)意識 過濾 頃(qǐng)刻 面頰(jiá) 噴嚏(tì) 激蕩

嘈(cáo)雜 嘮嘮(láo)叨叨(dāo) 充耳不聞 視而不見

第五單元

潯(xún) 落英 豁(huò)然開朗 儼(yǎn)然 阡(qiān)陌(mò)交通 垂髫(tiáo) 嘆惋(wǎn) 詣(yì) 銘(míng) 馨(xīn) 鴻儒 白丁 蕃(fān) 淤(yū)泥

濯(zhuó)清漣(lián)而不妖不蔓不枝 褻(xiè)玩 噫(yī) 隱逸(yì)

罔(wǎng)不因勢象形 貽(yí) 黍(shǔ) 箬(ruò)篷 糝(sǎn) 髯(rán) 詘(qū) 倚(yǐ) 船楫(jí) 壬(rén)戌(xū) 篆(zhuàn) 修狹(xiá) 和睦(mù) 大同

第六單元

晨曦(xī) 溯(sù) 素湍(tuān) 飛漱(shù) 五色交輝 夕日欲頹(tuí) 沉鱗競躍

藻荇(xìng) 沃日 艨(méng)艟(chōng) 泅(qiú) 鯨(jīng)波萬韌 溯(sù)迎而上

騰(téng)身百變 僦(jiù) 霧凇(sōng)沆(hàng)碭(dàng) 更(gēng)定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二、文學常識

1?!短J花蕩》選自《孫犁文集》。作者孫犁,原名孫樹勛,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小說散文結(jié)集《白洋淀紀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蘆花蕩》。

2?!毒陀⒎?lián)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的信》選自《雨果文集》。作者雨果,法國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說《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等。

3?!队H愛的爸爸媽媽》作者聶華苓,華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說集《失去的金鈴子》《桑青與桃紅》《千山外,水長流》,散文集《三十年后》《夢谷集》等。

4。《阿長與〈山海經(jīng)〉》選自《朝花夕拾》。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偉大的現(xiàn)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之一,發(fā)表了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作品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無論是散文、詩歌、雜文、小說還是文藝理論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雜文,作品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魯迅全集》中。

5?!侗秤啊愤x自《朱自清散文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詩文集《蹤跡》,代表作品有《背影》《歐游雜記》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6?!独贤酢愤x自《楊絳散文》。作者楊絳,原名楊季康,作家,文學翻譯家。翻譯有《堂·吉訶德》《洗澡》?錢鐘書,現(xiàn)代文學研究家,作家,文學史家,古典文學研究家。作品《圍城》

7。《信客》選自《秋雨散文》。作者余秋雨,浙江余姚人,作品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等,后收在《秋雨散文》中,《信客》就出自《文化苦旅》。

8?!短K州園林》選自《百科知識》。作者葉圣陶,原名紹鈞,字圣陶。江蘇蘇州人。現(xiàn)代著名的作者、教育家、編輯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倪煥之》,中短篇小說《多收了三五斗》,童話《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后都收在《葉圣陶集》里。

9?!短一ㄔ从洝愤x自《陶淵明集》。陶淵明,又名潛,字元亮,潯陽柴桑人,東晉著名詩人。代表作《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詩并序》、《歸園田居》、《五柳先生傳》等。

10?!堵毅t》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字夢得,洛陽人,唐代詩人,哲學家。世稱劉賓客。有《劉禹錫集》。?? 《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元公是周敦頤的謚號。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11?!逗酥塾洝愤x自清張潮編輯的《虞初新志》。作者魏學洢 ,字子敬,明末嘉善人。明朝散文家。

12?!洞蟮乐幸病愤x自《禮記·禮運》?!抖Y記》,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 ?? 儒家經(jīng)典著作“四書”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五經(jīng)”指《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13?!锻馈贰洞和贰妒纠簟愤x自《杜詩詳注》。作者杜甫,字子美,詩中自稱少陵野老,后人稱他杜少陵,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詩風沉郁頓挫。他的大量詩篇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社會由盛而衰的真實歷史面貌,尤其是他的“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春望》、《北征》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愛國思想的不朽篇章,達到了現(xiàn)實主義的高峰。他的詩因此被后人稱為“詩史”,他本人也被尊為“詩圣”。

14?!度龒{》選自《水經(jīng)注疏》。三峽,“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的總稱。酈道元,字善長,范陽涿縣人,北魏地理學家。撰《水經(jīng)注》,其書名為注釋《水經(jīng)》,實則以《水經(jīng)》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我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綜合性地理著作。該書還記錄了不少碑刻墨跡和漁歌,文筆絢爛,語言清麗,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

15?!洞鹬x中書書》選自《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作者陶弘景,南朝梁代人,字通明,號華陽隱居,丹陽秣陵人。有《陶隱居集》。

《記承天寺夜游》選自《東坡志林》。寫于作者被貶黃州期間。作者是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他的詞首開豪放之先河。散文創(chuàng)作成就也很高,是“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之一。

16?!队^潮》選自《武林舊事》。作者周密,字公瑾,宋代湖州人。17。《湖心亭看雪》選自《陶庵夢憶》。作者張岱,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陰人。出身世家,少為富貴公子,愛繁華,好山水,曉音樂、戲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書以終。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

18。 《使至塞上》選自《王右丞集箋注》。作者王維,字摩詰,因官至尚書右丞,所以人稱王右丞。是盛唐極負盛名的詩人,畫家。

19。 《渡荊門送別》選自《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詩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仙”,其詩的藝術特色是想像豐富,氣勢奔騰,風格豪放飄逸。

20?!队紊轿鞔濉愤x自《劍南詩稿》。作者陸游,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人,南宋著名詩人,現(xiàn)存詩作近萬首。有《渭南文集》、《劍南詩稿》等傳世。

初二語文上冊知識點總結(jié)

一、第一單元:戰(zhàn)爭記憶

1、記敘文六要素的知識: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發(fā)生的原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2、新聞的特點和結(jié)構。

3、掌握小說中刻畫人物形象描寫的方法。

4、揣摩文中重點詞語、語句的含義和用法。

第二單元:愛的旋律

1、了解敘述、描寫等表達方式,揣摩記敘文的語言特點。

2、掌握典型事例真實、生動、傳神的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重點研讀買《山海經(jīng)》部分,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3、學習《阿長與山海經(jīng)》一文中欲揚先抑的寫法及抓住人物特點刻畫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2、熟讀課文,掌握每一個生字詞和文學常識。

《背影》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品味揣摩語言,并寫出對重點語言的理解。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特別是動作描寫和肖像描寫,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獲得人生的啟示。

說明文知識點:

一、說明的方法

說明事物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shù)字、畫圖表、引資料等等。

1、下定義,是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zhì)特征作規(guī)定性的說明。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zhì),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2、分類別,是按照一定標準對事物或事理進行分類,加以說明,使之眉目清楚。

3、舉例子,是利用列舉實例的辦法把比較復雜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解說得具體明白。

4、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jīng)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xiàn)出來。

5、打比方,是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6、列數(shù)字,有些事物便于從數(shù)量上說明特征,用一些數(shù)字來說明,往往可以使讀者了解得更精確、更具體。

7、畫圖表,用圖表說明事物,往往能夠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或事理解說得更直接、更具體。

8、引資料,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jīng)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引資料說明,會使說明的內(nèi)容更充實具體

二、說明的順序

在確定了說明的內(nèi)容之后,就要進一步考慮按照什么樣的順序來說明,才能說得條分縷析,中心突出。

客觀事物是多種多樣的,錯綜復雜的,但又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有一定的條理性的。寫說明文的時候,要認真研究所寫事物的特點和事物間的相互關系,研究事物的條理性,在這個基礎上找出一個合理的順序,恰當?shù)胤从晨陀^事物的本來面目。

根據(jù)說明對象的特點,說明順序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按照時間先后來安排說明順序。這種順序常用于說明事物的發(fā)展過程。比如介紹一個事件、一項運動、一種制作過程,往往都按這種順序來說明?!度嗣裼⑿塾来共恍嗬飳κ畨K浮雕的說明,顯然是首先考慮到了它所反映的歷史過程,按時間先后一一說明的。

2、按照空間物位關系來安排說明順序。這種順序常用于對群體事物的說明。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就是根據(jù)人民大會堂的特點和一般人參觀它的規(guī)律,按照由遠到近,由外到內(nèi),由主到次的順序來說明的。

3、按照事物的邏輯關系來安排說明/頃序。這種順序常用于事理說明文。如《食物從何處來》,先從“——粒種子能長成參天的大樹,一顆魚卵能變成千斤的大魚”這種現(xiàn)象進行分析,歸納出“一切生物都需要食物”的理論,再由這個理論引出“如何獲得食物”的問題,自然過渡到對獲得食物的“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的說明;在說明“兩種不同的途徑和方法”

1、怎樣把握說明對象的特點

A、題目B、首段C、關鍵詞句(比如:運用了說明方法的語句、中心句)

2、說明方法分類和標志

分類和作用:

一、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二、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三、打比方:形象生動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四、列數(shù)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

五、作比較:突出強調(diào)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六、下定義:簡明周密地揭示了說明對象的本質(zhì)和內(nèi)涵,使說明更嚴密。

七、列圖表:直觀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八、引言論: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

3、這些說明方法有何標記?

⑴下定義:……是……,這就是……,叫……。

⑵分類別:有幾類(種),一種是……,另一種是……。

⑶舉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舉例只舉一部分。

⑷作比較:而、比……和……兩種東西比。

4、說明順序

⑴空間順序: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多在建筑物的結(jié)構,如上下、遠近、左右、內(nèi)外、東西南北中等。

⑵時間順序:說明事物的發(fā)展變化。

⑶邏輯順序:說明事理,多說明事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A、先總說后分說:總—分;分—總;總—分—總

B、先主要后次要。

C、先原因后結(jié)果。

D、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

E、由性能到功用。

F、由一般到特殊。

G、由整體到局部。

5、說明文語言的特點

⑴說明性語言的特點:準確、平實、簡明(科學小品:生動)。

6、說明文分類

⑴按說明對象分:實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說明事物原理或者使用方法等)

⑵按語言特點分:平實性說明文、文藝性說明文(科學小品或知識小品)(語言生動形象的說明文,多用描寫)

1480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