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數(shù)學的知識點除了定義,同樣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為知識點。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識點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總結
多邊形
1、多邊形的概念:
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組成多邊形的各條線段叫做多邊形的邊;每相鄰兩條邊的公共端點叫做多邊形的頂點;多邊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多邊形的內角,一個n邊形有n個內角;多邊形的邊與它的鄰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多邊形的外角。在定義中應注意:
①一些線段(多邊形的邊數(shù)是大于等于3的正整數(shù));
②首尾順次相連,二者缺一不可;
③理解時要特別注意“在同一平面內”這個條件,其目的是為了排除幾個點不共面的情況,即空間多邊形。
2、多邊形的分類:
多邊形可分為凸多邊形和凹多邊形,畫出多邊形的任何一條邊所在的直線,如果整個多邊形都在這條直線的同一側,則此多邊形為凸多邊形,反之為凹多邊形。
凸多邊形 凹多邊形 各個角都相等、各個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3、多邊形的對角線:
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1)從n邊形一個頂點可以引(n-3)條對角線,將多邊形分成(n-2)個三角形。
(2)n邊形共有條對角線。
4、多邊形的內角和外角
(1)多邊形的內角和公式:n邊形的內角和為(n-2)×180°(2)多邊形的外角和等于360°,它與邊數(shù)的多少無關。
推論:(1)內角和與邊數(shù)成正比:邊數(shù)增加,內角和增加;邊數(shù)減少,內角和減少。每增加一條邊,內角的和就增加180°(反過來也成立),且多邊形的內角和必須是180°的整數(shù)倍。
(2)多邊形最多有三個內角為銳角,最少沒有銳角(如矩形);多邊形的外角中最多有三個鈍角,最少沒有鈍角。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總結大全
(一)運用公式法:
我們知道整式乘法與因式分解互為逆變形。如果把乘法公式反過來就是把多項式分解因式。于是有:
a2-b2=(a+b)(a-b)
a2+2ab+b2=(a+b)2
a2-2ab+b2=(a-b)2
如果把乘法公式反過來,就可以用來把某些多項式分解因式。這種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運用公式法。
(二)平方差公式
1、平方差公式
(1)式子:a2-b2=(a+b)(a-b)
(2)語言:兩個數(shù)的平方差,等于這兩個數(shù)的和與這兩個數(shù)的差的積。這個公式就是平方差公式。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時,各項如果有公因式應先提公因式,再進一步分解。
2、因式分解,必須進行到每一個多項式因式不能再分解為止。
(四)完全平方公式
(1)把乘法公式(a+b)2=a2+2ab+b2和(a-b)2=a2-2ab+b2反過來,就可以得到:a2+2ab+b2=(a+b)2
a2-2ab+b2=(a-b)2
這就是說,兩個數(shù)的平方和,加上(或者減去)這兩個數(shù)的積的2倍,等于這兩個數(shù)的和(或者差)的平方。
把a2+2ab+b2和a2-2ab+b2這樣的式子叫完全平方式。
上面兩個公式叫完全平方公式。
(2)完全平方式的形式和特點
①項數(shù):三項
②有兩項是兩個數(shù)的的平方和,這兩項的符號相同。
③有一項是這兩個數(shù)的積的兩倍。
(3)當多項式中有公因式時,應該先提出公因式,再用公式分解。
(4)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b可表示單項式,也可以表示多項式。這里只要將多項式看成一個整體就可以了。
(5)分解因式,必須分解到每一個多項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為止。
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知識點
分數(shù)的加減法
1、通分與約分雖都是針對分式而言,但卻是兩種相反的變形。約分是針對一個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針對多個分式而言;約分是把分式化簡,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從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統(tǒng)一起來、
2、通分和約分都是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進行變形,其共同點是保持分式的值不變。
3、一般地,通分結果中,分母不展開而寫成連乘積的形式,分子則乘出來寫成多項式,為進一步運算作準備。
4、通分的依據:分式的基本性質。
5、通分的關鍵:確定幾個分式的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冪的積作公分母,這樣的公分母叫做最簡公分母。
6、類比分數(shù)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幾個異分母的分式分別化成與原來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7、同分母分式的加減法的法則是: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同分母的分式加減運算,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這就是把分式的運算轉化為整式運算。
8、異分母的分式加減法法則:異分母的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yōu)橥帜傅姆质剑缓笤偌訙p。
9、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只須將分子作加減運算,但注意每個分子是個整體,要適時添上括號。
10、對于整式和分式之間的加減運算,則把整式看成一個整體,即看成是分母為1的分式,以便通分。
11、異分母分式的加減運算,首先觀察每個公式是否最簡分式,能約分的先約分,使分式簡化,然后再通分,這樣可使運算簡化。
12、作為最后結果,如果是分式則應該是最簡分式。
初中數(shù)學重點知識點
平行:①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②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③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3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垂直:①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那么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②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③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垂直平分線:垂直和平分一條線段的直線叫垂直平分線。
垂直平分線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線段,不能是射線或直線,這根據射線和直線可以無限延長有關,再看后面的,垂直平分線是一條直線,所以在畫垂直平分線的時候,確定了2點后(關于畫法,后面會講)一定要把線段穿出2點。
初
中數(shù)學求定義域口訣求定義域有講究,四項原則須留意。
負數(shù)不能開平方,分母為零無意義。
指是分數(shù)底正數(shù),數(shù)零沒有零次。
限制條件不唯一,滿足多個不等式。
求定義域要過關,四項原則須注意。
負數(shù)不能開平方,分母為零無意義。
分數(shù)指數(shù)底正數(shù),數(shù)零沒有零次。
限制條件不唯一,不等式組求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