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

嘉欣0 分享 時間:

語文修養(yǎng)是一個漫長過程!區(qū)區(qū)里面的課程跟中華文化比那就是海底針!語文功底深厚的人,無論什么場合,什么話題,都可以出口成章!以下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娜私贪嫒昙壪聝哉Z文知識點歸納,歡迎參閱呀!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歸納

基礎(chǔ)知識整理

一、字

1.我會認生字(共16個):

窟 窿 叼 勸 纏 魏 弦 悲 慘 愈 囑 審 肅 晌

悅 誨

2.我會寫生字(共36個):

寓 則 窟 窿 狼 叼 街 勸 悔 盤 纏 硬 弓 魏

射 箭 獵 雁 弦 悲 慘 愈 痛 裂 叮 囑 排 靠

幅 審 肅 晌 悅 熟 悉 誨

(一)字音

1.平舌音:兩則、悲慘、嚴肅

2.翹舌音:盤纏、叮囑、審視、半晌、熟悉

3.易錯音:拉弦(xián) 一幅畫( fú) 愈合( yù)

4.多音字:圈、更

(二)字形:

1.易錯字:窟、窿、叼、肅、魏、雁、街、弓、囑

2.同音字:形近字辨析

二、詞:

1、我會讀、會寫詞語9~11課,共38個詞語,書168頁。(會讀、會寫、會應(yīng)用)

2. 語文園地三 ?!拔业陌l(fā)現(xiàn)”和“日積月累”:要會背、會寫。

三、句子:

1. 比喻句:本體和喻體必須是不同類的事物,而且二者之間必須有相似點。

2. 反問句變陳述句:反問句改為陳述句,要去掉反問詞(難道、怎么、豈能、豈)和語氣詞(嗎、呢),句尾標點符號也應(yīng)改為句號。

課文知識整理

九、《寓言兩則》

1、《亡羊補牢》亡:丟失補:修補牢:羊圈;

亡羊補牢:丟失了羊修補羊圈。比喻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犯了錯誤要及時改正。

2、課文中能說明這個成語意思的句子是“他趕快堵上了那個窟窿,把羊圈修得結(jié)結(jié)實實的?!?/p>

3、《南轅北轍》

南轅北轍:一個人本來要往南邊去,卻駕車向北行。比喻有些人行動和目的是相反的,行動越賣力離目標反而會越遠。這則寓言告訴我們的道理是:認準正確的方向才會成功。

4、課文中能說明這個成語意思的句子是?“楚國在南邊,那個人硬要往北邊走。”

5、這個人往北走的原因有:馬跑的快、車夫駕駛技術(shù)高超、帶的盤纏多。

6、我想對這個楚國人說:“朋友,楚國在南邊,你卻硬要往北邊走。你的馬越好,趕車的本領(lǐng)越大,盤纏帶得越多,就離楚國越遠啊,還是聽聽勸,快往南走吧!”

十、《驚弓之鳥》

驚弓之鳥: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后,遇到一點情況就害怕得不得了。

1、更羸看到大雁后做出了什么判斷,這個判斷是怎樣一步一步做出來的?更羸看到大雁后斷定這只雁受過箭傷。他首先觀察到大雁飛得慢(原因是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然后叫聲悲慘(因為孤單失群,得不到伙伴的幫助)。從而判斷出不用箭就能“射”下它。

2、為什么他能判斷出大雁受過箭傷?因為更羸善于觀察、關(guān)于思考分析,并能把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結(jié)合起來進行思考。

十一、《畫楊桃》

1、“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這句話是父親說的,第二句話是老師說的。他們說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問題或做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fā)。

2、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1、從我的角度看,楊桃的樣子就像五角星。2、我按照爸爸的叮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3、理解下面句子:

1、“好——笑!”中的“——”表示聲音的延長,表現(xiàn)了幾個同學(嘲笑)的神態(tài)。

2、“不……像?!薄跋瘛濉褰切恰!边@里的三個“……”刻畫了“有的同學”知道自己錯了后(不好意思)的神態(tài)。

4、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因為老師發(fā)現(xiàn)“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全體同學卻說“不像”,意識到同學們還不懂得畫畫的起碼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學的思想對待事物。

5、老師說的話包含了哪幾層意思?①看到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②當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fā)笑。③要實事求是。

6、讀了課文后你想到了什么?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yīng)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jié)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想、去看,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fā)。

十二、《想別人沒想到的》

1、事情的起因是畫師考徒弟:同樣的紙畫多的駱駝

2、三個徒弟分別是怎樣畫的?大徒弟密密麻麻地在紙上畫滿了很小很小的駱駝;二徒弟畫了許許多多駱駝的頭;小徒弟畫了幾條彎彎曲曲的線,表示連綿不斷的山峰,一只駱駝從山中走出來,另一只駱駝只露出腦袋和半截脖子。

3、為什么小徒弟會得到師傅的贊揚?因為小徒弟雖然畫上只有兩只駱駝,卻營造出數(shù)不盡的駱駝的情境。他的畫構(gòu)思巧妙,想到了別人沒想到的,有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受到贊揚。

4、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么?做事情需要有創(chuàng)造性,想別人沒想到的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期末復(fù)習資料

第一、二單元復(fù)習要點

主題單元:

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四篇課文多角度地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美:有描繪春天燕子從南方飛來的《燕子》;有描繪了二月的柳絲和萬紫千紅的春日的《古詩兩首》;有描寫了夏日池塘綻放的《荷花》;還有描寫了家鄉(xiāng)的珍珠般的泉水的《珍珠泉》。

第二單元的主題是愛護周圍環(huán)境。四篇課文中,《翠鳥》《燕子專列》講述的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故事,《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路旁的橡樹》反映了人們對待植物的不同態(tài)度以及由此引發(fā)的思考。

字音

1、強調(diào)的字音

橫掠(luè) 吹拂(fú) 沾(zhān)水 絲絳(tāo) 仿佛(fú)

蓮蓬(peng) 腹(fù)部 飼(sì)養(yǎng) 泛(fàn)著 驟(zhòu)降

跋涉(shè) 瀕(bīn)臨 __(luǒ)露(lù) 優(yōu)劣(liè)

2、多音字

圈 quān 挨āi 桿 gǎn 載 zǎi

juàn ái gān zài

字形

形近字

佛—拂 裁—載 陡—涉 俏—峭 翠—脆 聚—驟 喘—瑞 黎—漆

詞語

1、四字詞語

挨挨擠擠 翩翩起舞 小巧玲瓏 長途跋涉 瀕臨死亡 郁郁蔥蔥

清澈見底 湛藍深遠 各式各樣 應(yīng)有盡有 群芳吐艷 姹紫嫣紅

落英繽紛 郁郁蔥蔥 噴薄欲出 旭日東升 夕陽西下 皓月當空

崇山峻嶺 懸崖峭壁 層巒疊翠 蒼翠欲滴

2、反義詞詞語

動靜 得失 吞吐 詳略 攻守 進退 始終 呼吸 是非 愛憎 清濁

廉——貪 功——罪 正——偏 獎——罰 優(yōu)——劣 善——惡 勤——懶

3、量詞

一支歌曲 一身羽毛 一對翅膀 一幅畫面一陣微風 一眼清泉

一束金光 一串珍珠 一池荷花 一片花瓣 一擔水 一潭泉水

4、詞語填空

(蒙蒙)的細雨 (嫩黃色)的小蓮蓬 (銳利)的眼睛

(鋒利)的斧頭 (高尚)的心 (料峭)的春寒

句子

1、比喻句

(1)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2)藍藍的天空,電桿之間連著幾痕細線,多么像五線譜啊!

(3)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4)翠鳥登開葦桿,像箭一樣飛過去。

(5)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

(6)一棵高大的橡樹像草原的哨兵挺立在路旁。

2、擬人句

(1)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

(2)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3)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來。

3、詩句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王維)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

雨里雞鳴一兩家,熟悉村路板橋斜。(王建)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

課文

《燕子》

P2第二自然段第3句

1、寫到的具體事物有:草、葉、花。

2、“趕集”的“集”意思是:集合;聚集。

《古詩兩首》

1、《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前兩句詩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翠綠的枝葉比作(碧玉),把柳枝比作(綠色的絲帶)。后兩句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把對柳樹的贊美引向?qū)?春天)的贊美。

2、《春日》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所作,贊美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色。《詠柳》中的“詠”在詩中的意思是(歌詠)?!洞喝铡分小皠偃铡币馑际?好日子)。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荷花》

P8第二自然段

1、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是比喻句。這里把(用大圓盤)來比(荷葉)。

2、寫了白荷花(3)種不同形態(tài)。分別是(才展開兩三片花瓣);(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3、用“有的……有的……有的……”說句話。

P8第三自然段自然段。

1、這一段文字寫出了荷花的靜態(tài)美。

2、這個“畫家”指(大自然)。

《翠鳥》

P18第1自然段。

短文從(爪子)、(羽毛)、(眼睛)、(嘴)四個方面描寫了翠鳥的外形。描寫羽毛又從(頭)、(背)、(腹)三個方面。

P19第3自然段

1、描寫翠鳥動作的詞語有 蹬、飛、叼、貼、飛。

2、翠鳥的兩個特點:飛得快和眼睛銳利。

《燕子專列》

P23第3自然段

書后習題P24紛紛(看出拯救燕子的人多);四處(尋找燕子的范圍廣)冒著、頂著、踏著、四處(氣候、環(huán)境的惡劣以及人們無所畏懼的高尚品質(zhì)。)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P25 第2自然段

“拎”表達了人們一種(隨意)的心態(tài)。

P26“鋒利的斧頭”在原文中出現(xiàn)了兩次,它象征著(人們對樹木、森林無情的破壞)?!笆裁炊紱]有了”指(房子)、(家具)、(工具)等都沒有了。

第五、六單元復(fù)習要點

單元說明:第五單元圍繞“可貴的親情、友情”組織專題,編排了《可貴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顆鉆石》《媽媽的賬單》四篇課文。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孩子們懂得了回報父母的愛;小男孩阮恒誤以為獻血會死,但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還是獻出了自己的鮮血;愛心使小木罐一次次發(fā)生著變化,帶來了種種奇跡;小彼得向母親索取勞動報酬,又在無私奉獻的母愛面前,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第六單元圍繞“神奇的科技世界”這個專題編排?!短枴贰对虑蛑i》寫的是人類對宇宙奧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園機器人》展示了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一、基礎(chǔ)知識

重點詞匯

興奮 蘊藏 霎時 瞥一眼 稚拙 享受 左顧右盼 附近

啜泣 嗚咽 干涸 瞬間 唾沫 塞進 差不多 攝氏度

比較 殺菌 懸掛 皎潔 遐想 孫悟空 屏幕

1正音室

Xīng piē zhuō xiǎng fù qì hé mo jiào

興奮 瞥一眼 稚拙 享受 附近 啜泣干涸唾沫 比較

Jūn xuán wù jiǎo xiá píng

殺菌 懸掛 孫悟空 皎潔 遐想 屏幕

2多音字

咽yān yàn yè 塞sāi sài sè 差chā chà chāi cī 教jiāo jiào

降jiàng xiáng 圈quān juàn 縫féng fèng 便pián biàn

重chóng zhòng

正確讀出下面的“血”

流血(xiě) 血型(xuè) 抽血(xiě) 輸血(xuè) 獻血(xiě) 血管(xuè)

3易錯字

左顧右盼 重復(fù) 緩和 血型 拳頭 制止 湊上去 唾沫

攝氏度 夜幕降臨 存在 繁殖 懸掛 奧秘 登上 撒 游覽 米老鼠

4同音字、形近字

緩 酒 喝 竟 匆 奏 氏底 抵低 幕 墓

暖 灑 渴 競 蔥 湊 廂箱 暮(慕)

5一字多義

顧:A轉(zhuǎn)過頭看B注意、照管C拜訪D商店或服務(wù)行業(yè)指人前來購買東西或要求服務(wù)E珍惜,顧念

奮不顧身(E)光顧(D)顧客(D)三顧茅廬(C)環(huán)顧四周(A)照顧(B)

光:

抽:

語文書87頁(光)(抽)

二、日積月累

1、四字詞語

神氣十足 左顧右盼 寂然無聲 迫在眉睫 竭力制止

匆匆忙忙 如愿以償 羞愧萬分 躡手躡腳 小心翼翼

夜幕降臨 探索奧秘 月光皎潔 情不自禁 五湖四海

目不轉(zhuǎn)睛 應(yīng)有盡有

2、句式

梧桐樹葉像手掌(比喻) 石榴花開紅似火(比喻)

桂樹花開十里香(夸張) 橡樹耐寒守邊疆(擬人)

古詩:《游子吟》(孟郊)

描寫月亮的古詩: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峽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氣象諺語:

日落胭脂紅,無雨必有風。

夜里星光明,明朝太陽紅。

有雨山戴帽,無雨山?jīng)]腰。

久晴大霧必陰,久雨大霧必晴。

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三、 閱讀

17可貴的沉默

1、《可貴的沉默》讓孩子們學會了懂得(父母對我們的愛)懂得(關(guān)心父母)(關(guān)心別人)。

2、第10自然段的“極為珍貴的東西”會是什么?(回報父母的愛)

3、為什么“沉默”是“可貴”的?因為孩子們在沉默中終于懂得了要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而且他們用各種方式回報了父母對自己的愛。

18《她是我的朋友》

1從哪些地方能看出“輸血迫在眉睫”?(傷得重,不立即搶救就會因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醫(yī)護人員都不具備這種血型)

2讀“輸血迫在眉睫……然后又舉起來。”思考

阮恒舉手有那些動作?他的內(nèi)心怎樣?他終想到了什么?

顫抖-舉起-放下-舉起。他擔心輸血后會死亡,同時也向搶救他的好朋友。他終想到如果我不給她獻血,她一定會死去,我不能這樣。

3文中多次描寫阮恒哭泣,請你找出這些詞語。

啜泣、抽泣、嗚咽、哭泣

3阮恒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他是一個待人真誠,無私助人,敢于為朋友犧牲自己生命的人。

19《七顆鉆石》

1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作者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

2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說出水罐在小姑娘手中變了幾次,怎么變得?

木水罐——水罐里裝滿水——銀水罐——金水罐——七顆很大的鉆石,涌出了水流

3課文讓我們懂得了什么?

讓我們懂得了關(guān)愛別人,用愛心面對生活,愛會創(chuàng)造奇跡。

21《太陽》

1、這是一篇(說明文)。一方面寫了太陽(遠)(大)(熱)的特點,另一方面寫了(他和地球關(guān)系非常密切。)文中采用了(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

2、句式積累

這么遠,箭哪能射得到呢?(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3、“太陽雖然離我們很遠,但是它和我們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這句話在全篇是(過渡句),在本段是(總啟句)。全文的中心句是“一句話,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22《月球之謎》

1、課文填空:

(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1969)年(7)月(20)日,兩名(美國)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

2、從哪里看出月球是一片荒漠?(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

3、月球上有哪些謎?

4、省略號的作用:列舉的省略

5、地球上重6公斤的東西,到月球上只有(1公斤)重。一些杰出科學家的名字被用來命名環(huán)形山,其中有四位古代科學家(石申)(張衡)(祖沖之)(郭守敬)。

6、月亮的別名( 嬋娟 )( 廣寒 )( 白玉盤 )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1、知道信息高速路指的是電腦網(wǎng)絡(luò)。

2、比喻句:爸爸告訴我,電腦網(wǎng)絡(luò)如同一個遍布全球的蜘蛛網(wǎng),把每個國家、每座城市甚至每個家庭都連在了一起。

七、八單元 期末復(fù)習要點

單元主題:國際理解和友好、神話故事和傳說單元課文:《太陽是大家的》《一面五星紅旗》《賣木雕的少年》《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古詩兩首》《西門豹》《女媧補天》《夸父追日》

這兩個單元中我們認識了補天的女媧,追日的夸父,為老百姓除害的西門豹,維護祖國尊嚴的留學生,和中國人交朋友的非洲少年,以及英雄的中國國際救援隊員們。

一、 音

1、正音字

紅彤彤tōng 即將jí 流露lù 附近fù 模樣mú 縫隙fèng

捕捉bǔ 撲騰teng 收成cheng 山岡gāng 冶煉yě

2、多音字

系xì 處chǔ處理、處境 假jiǎ 背bēi 沖chōng 模mú

jì chù jià bèi chòng mó

夾jiā夾縫、夾層 興xīng興奮 掙zhēng 載zǎi

jiá夾被 xìng zhèng zài載重、裝載

二、字

1、形近字

荒無人煙 部 霞 湍 豎 官 宵 渡

田地荒蕪 陪 段 喘 堅 館 霄 度

踏 治 練 瑞 憂 導(dǎo) 繼 旅

塌 冶 煉 端 猶 異 斷 旋

科 歸 載 隆 跪 狠 企

料 舊 截 窿 脆 狼 止

2、多義字

鬧(30課) (1)都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造成)

(2)每鬧一次,他們就要收幾百萬錢。(搞、弄、做)

(3)夏天雨水少,年年鬧旱災(zāi)。(發(fā)生)

3、 特殊部首字

彤 段 鼻 齒 鼠 乞

4、書寫易錯字

彤 鼻 掏 賣 曉 灌 溉 騰 噴 缺

三、詞

1、 詞語表中詞

重點詞:猶豫、摔倒、鼻子、費用、游覽、攤點、掏錢、即將、迎接、灌溉、渠道、燃燒、圍困、冶煉、缺少、熄滅

2、文中積累詞

無影無蹤、荒無人煙、身無分文、做工精致、名不虛傳、游人如織、琳瑯滿目、各式各樣、構(gòu)思新奇、栩栩如生、五官端正、愛不釋手、語無倫次、清晰可辨、一模一樣、交口稱贊、下落不明、感激不盡、聞名遐邇、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提心吊膽、面如土色、熊熊大火、歡歌笑語、奮勇前行、精神百倍

3、語文園地“日積月累”的成語

AABC: 栩栩如生、翩翩起舞、戀戀不舍、歷歷在目、面面俱到、頭頭是道、

源源不斷、彬彬有禮、息息相關(guān)、蒸蒸日上、津津有味、滔滔不絕

AABB:零零星星、結(jié)結(jié)實實、郁郁蔥蔥

ABAC: 人山人海、誠心誠意、惟妙惟肖

數(shù)字成語: 四面八方、七嘴八舌、成千上萬

反義詞成語:異口同聲、大驚小怪、南轅北轍

四、句

1、擬人句。(25課2、3兩節(jié))

她把金光往鮮花上灑,她把小樹往高處拔;她陪著小朋友在海邊戲水,她趁人們睡覺的時候,走向另外的國家。

2、反問句。(27課6段)

我即將回國,要帶的行李已經(jīng)超重,怎么能再帶上這沉甸甸的象墩子?

3、表達友誼、關(guān)愛的詩句。(園地七)

(1)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3)久旱逢甘雨,他鄉(xiāng)遇故知。

(4)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

(5)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4、歇后語。(園地八)

(1) 八仙過?!黠@神通

(2) 孫悟空大鬧天宮——慌了神

(3)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4)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5) 包公斷案——鐵面無私

(6)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五、閱讀:

(一) 常識

1、背誦25課文。知道(太陽)(空氣)(環(huán)境)(世界)都是大家的。

2、1949、10、1,開國大典,_ 升起 曾聯(lián)松 設(shè)計的五星紅旗。

3、28課是一篇通訊報道。

4、背誦、默寫29課。

(1)《乞巧》作者林杰。乞巧節(jié)在農(nóng)歷七月初七,又名七夕。全詩借助人們過節(jié)的情景表達了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

(2)《嫦娥》作者李商隱。長河,意為銀河,天河。詩歌表達了嫦娥孤單、凄涼的生活景象。

5、知道西門豹是機智、勇敢,有謀略、講策略的人。他為民除害、破除迷信。

6、了解女媧善良、勇敢,不怕危險、甘于奉獻;夸父追求理想、向往光明。知道其他的一些神話和傳說故事,比如:精衛(wèi)填海、女媧造人;白蛇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等。

(二)片段

1、《女媧補天》第4段

(1)這段文字主要寫了(女媧補天的過程)。

(2)畫出女媧補天動作的詞語。

(3)女媧是個什么樣的人?(善良、勇敢,不怕危險、甘于奉獻)

(4)仿寫:五天五夜(ABAC ) 金光四射(帶數(shù)字的成語)

2、《買木雕的少年》5-9段

(1)畫出少年說話的語句。從這些語句中體會出少年在想些什么?(他很想賣出這尊木雕,做成買賣)。

(2)從哪些詞語中看出我很喜歡這個木雕,圈畫出來。(捧、仔細、愛不釋手、語無倫次)。

(3)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

(4)第七段的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5)第九段中兩個“遺憾”的含義有何不同?(為做不成生意;為帶不走)

11-15段

(1)多音字組詞:模

(2)這尊木雕小象墩可能是怎么來的呢?

(3)“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中的“我們”指的是誰?(非洲人民)

14段中“我們是朋友”中的“我們”指的是誰?(非洲人民和中國人民)

(4)這個少年為什么要把木雕送給“我”呢?(中國人曾經(jīng)幫助過他們,為了表示感謝,為了不讓中國人帶走遺憾,更為了永遠保留這份友誼。)

(5)此時,我捧著木雕會想些什么?

小學階段應(yīng)培養(yǎng)的語文學習習慣

第一,教育者思想重視才易抓;受教育者認識提高才易學。能否培養(yǎng)好習慣,關(guān)鍵取決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上對這項工作是否重視,是否下功夫努力,教師不要因為短期內(nèi)見效難就不愿抓。教師思想重視去抓了,學生才會重視做。學生不要因為短期內(nèi)未見效就放棄努力。持之以恒,定能見效。

第二,在抓教育培養(yǎng)和訓(xùn)練時,教師的工作要細致而耐心。只有細致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具體學情;只有耐心啟發(fā)、引導(dǎo)、幫助,才能使學生有信心改正不良習慣,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

第三,“教”要指導(dǎo)“到位”,“學”要行動“到位”。教師指導(dǎo)得具體、細致,學生才能感受得真切、具體。學生一旦行為不夠規(guī)范,或“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都會大大影響培養(yǎng)效果。對此,教師要督促他們持之以恒,行動到位。

第四,教師評價、反饋要及時。對哪怕只有微小進步的學生,也要及時表揚評價,讓學生從老師反饋的“信息”中去感受自己的變化,增強行動的信心。

第五,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評價作用不可輕視。低年級應(yīng)充分利用好成長記錄袋的作用。高年級學生,他們的自我意識增強,初步具有是非觀、評價觀。讓學生經(jīng)常在課上聯(lián)系實際,自我評價、自我教育。從同伴身上看到的進步和變化,對學生啟發(fā)和影響最大。

第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要求家長給以配合支持和督促檢查。這樣可加快培養(yǎng)訓(xùn)練習慣到位的速度。

第七、教師的“身教重于言教”。

小學生具有向師性、模仿性等特點。教師本人具有學習語文的諸多良好習慣,就能潛移默化地給學生以良好影響。比如說,教師能寫一手漂亮的字,小學生便會由衷地欽佩、傾慕,并進而心揣手摹。由此而產(chǎn)生的內(nèi)驅(qū)力,對于養(yǎng)成小學生認真寫字的習慣,其作用是難以估量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方法相結(jié)合而形成的一種穩(wěn)定的動力定型。習慣在學習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葉圣陶先生甚至說“教育就是養(yǎng)成好的習慣”,這完全符合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因為現(xiàn)代教育的要求是“學會怎樣學習”。

學習語文的方法有哪些

多讀

就是反復(fù)讀。據(jù)說,豐子愷先生的讀書法稱為“二十二遍讀書法”,他對一篇好文章,前后讀22遍之多,并深有體會地說,把文章讀熟后,就會漸漸地從唇間背誦出來,多讀成誦,應(yīng)當就是記憶之本。

強記

就是有目的地克制自己,進行記憶。有些課程基本概念不記不行,如語文中的音形義、外語中的單詞等。理解了的要背誦,暫時不理解的也要加以記憶,并在使用中重新鞏固記憶。

古詩文,背誦后更易理解,理解后還會記得更牢固——當然這需要毅力和恒心。久而久之,不但大腦信息存儲得越多,而且會養(yǎng)成樂于記憶的好習慣。當然,強記和死記并非同一概念。

勤寫

不只是寫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日記、聽課筆記、讀書中的圈點評注、整理摘抄都屬于這個范疇。

寫本身就是較高層次的記憶,我們有這樣的體會:寫作文,先打腹稿,再寫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謄寫時,不看初稿就能寫完。原因是,動筆綜合調(diào)動了各種器官,并進入記憶的高級階段,“好記性不如賴筆頭”不無道理。

語文學習的五大原則

1、 循序漸進。語文學習應(yīng)注重基礎(chǔ),不能急于求成。每天制定好計劃,哪怕只做一點兒但只  要堅持語文水平就會大有長進。每天可以認真的練幾個字,每周背幾首詩能認真的練幾十個字,每周能熟練的背幾首詩,看幾篇文章,每學期讀一本名著。

2、 熟讀精思。把記憶和理解緊密結(jié)合起來,兩者不可偏廢?!笆熳x”,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質(zhì)疑問難,最終解決問題。

3、 自求自得。端正讀書的態(tài)度,就是不要為讀書而讀書,應(yīng)當把所學的知識加以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讀寫結(jié)合。

4、 博研結(jié)合。一是要廣泛閱讀,二是精讀,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機結(jié)合。

5、 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注意觀察日常的生活,在生活中領(lǐng)悟語文,把語文學習帶出課堂。

1505548